业障是什么意思障怎么消除 自身业障是什么意思

业障是什么意思障怎么消除 自身业障是什么意思
四大名著《四游记》中,唐僧收服白龙马后,观世音菩萨还对白龙马说了一段话:“你须用心还了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世间众生,不管学佛还是不学佛,大都知道业障一词。那么,什么是业障?业障是如何形成的?民间认为的业障和佛学中的业障有何区别?佛学中的业障特指什么?什么是业障业障在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这个词,它是从印度佛学传入中国后,随着佛学的传播,业障一词才被大众所熟知。那么,什么是业?什么是障?1、业和业力在梵文和巴利文中,业是造作的意思。一个人的身体、嘴巴、思想观念造作引发的结果就是业。所以,业是造作的意思,也是行为、实践的意思。按照佛学理论来讲,业在印度并不是佛学特有的词,业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吠陀。事实上,佛学中很多术语原本都不是佛学特有的,比如“佛陀”、“阿罗汉”、“解脱”、“涅槃”,这些词在释迦牟尼佛出现之前就已经在印度文化中流行了。只是,佛学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新兴信仰,它兴起后便完整地继承了印度传统的信仰观念、理论、术语等。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包括很多出家人,他们将社会上已经流行的观念直接继承了,只不过重新做了精确地整理和界定。所以,业在佛学中特指由身、口、意引发的结果,业就是造作、行为、实践的意思。2、业力的分类如果业连续发生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惯性就被称为力量,这种力量既能影响自己也能影响自己和外界、他人之间的关系。由业连续发生形成的这种力量,就被称为业力。在佛学看来,凡有造作必有业力。业力按照性质分为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就是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的话语、行为或者念头。比如,心中突然生起一个念头,想要去关心受苦受难的人,关心年老多病的人,这种念头就被称为意业中的善业,也被称为白业。然后,由这种想法、观念产生的言语就被称为口业中的善业,所作出的行为就被称为身业中的善业。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行为、起心动念都是恶的、不好的,由这些引发的一切结果都被称为恶业,也叫做黑业。恶业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它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不幸的果报,这种果报就被称为恶果。在佛学中除了善业和恶业之外,还有一种业叫做无记业。无是没有的意思,记是分别、判断的意思。无记业所做出的行为、表现既没有善也没有恶。比如,一个人的内脏器官的运行、消化器官的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喝水的动作等,它既没有善也没有恶。3、业与业障的区别在佛学中,业和业障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它们之间有所区别。障就是障碍的意思,比如夜晚看月亮,没有云层遮挡时,月亮发出的光芒非常明亮、皎洁。如果突然有一片乌云过来将月亮遮挡住,这种现象就被成为障。所以,障就是障碍、遮挡、影响、阻止的意思。本来你能达到很高的成就或者实现理想中的目标,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障碍,让你最终无法达到。当障和佛学中的业连在一起时,通常特指三业中的恶业。业障的形成1、业障特指五逆罪那么,业障是如何形成的呢?从最简单的来讲,民间将一个人今生遭受的所有苦难、灾祸、不幸都理解为业障。这种理解虽然不是错误的,但是在佛学看来是不准确、不精确的。因为佛学中认为,业障特指“五类三种”。五类就是:杀害母亲、杀害父亲、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其中,破和合僧是指,一个人用一些手段将原本很和睦的团体变得互相猜忌、互相猜疑、彼此之间没有信任,甚至互相之间产生仇恨,这种恶业就被成为破和合僧。而出佛身血是指,佛还在世时,你伤害佛并让佛身上受伤流血,这也是五类恶业中的一类。那么,为什么这五类恶业在佛学中被称为真正的业障呢?因为,这五种行为无论造作了哪一种,今生都无法得法眼净、走入法流、证得果位。佛学经典《长阿含经》中的第二篇名叫《沙门果经》,其中就记载了一个经典故事:阿阇世王原本是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与皇后韦提希的太子,他长大后在提婆达多的教唆下杀死了父亲,并将母亲囚禁起来。自此后,阿阇世王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心生恐惧,于是就问身边的人如何才能消除恐惧、安稳入眠,身边人告诉他可以去请教释迦牟尼佛。当天晚上,阿阇世王就带了一百多位大臣、王妃及侍卫去拜访佛。佛就给阿阇世王讲了《沙门果经》,听完经后阿阇世王内心的恐惧就消失了,并且当场表示要成为佛的在家弟子,奉行佛的教导。阿阇世王离开后,佛告诉身边的出家弟子,说:如果阿阇世王没有犯下伤害父亲的恶业,今天听我讲法时就能证得须陀洹果,生起择法觉支,得法眼净。但是,由于阿阇世王犯下了五逆罪,今生虽然能悔过,却不能证得初果。从这个故事中就能看出来什么是业障?业障在民间是指,今生的一切苦难、不幸、灾难、阻碍都是过去造下的恶业带来的恶报。2、未造五逆罪,可证得果位在佛学的闻思修正上,业障特指五逆罪,障是障碍一个人在佛学的修行上证得四种果位。而那些与五逆罪无关的恶业,即便是犯下杀业,只要诚心悔过、努力修行,今生也有证得初果的机会。在《央崛摩罗经》中就记载了一个案例。央掘魔罗是佛学中著名的杀人狂魔,也是一个慈悲忍辱的大阿罗汉。年轻时的央掘魔罗善良、英俊,因此被老师年轻貌美的妻子看上。妻子几次表白被拒后,便挑拨离间地告诉丈夫,央掘魔罗趁家中无人欺辱自己。老师考虑到央掘魔罗身强体壮、武功高强,无法用武力来惩罚他。于是,他便告诉央掘魔罗连续杀满一百人后就能证得解脱,希望借助官府的力量除掉他。央掘魔罗未曾想到德高望重的老师会害自己,于是便听从老师的话,拿着刀去大路上杀人,并且每杀一个人后就取一根手指头挂在脖子上。没过多久,央掘魔罗的母亲听到儿子杀人的消息,便赶去劝儿子放下屠刀。但央掘魔罗已经杀红眼了,他提起刀就想将母亲也杀死。此时,释迦摩尼佛突然出现在他与母亲之间,阻止了央掘魔罗的行为。而后,央掘魔罗便一直追杀佛,但追了一阵之后始终追不上,于是央掘魔罗便说:前面的那位沙门,你停下来。释迦摩尼佛说:我早就停下了,只是你还没有停下。央掘魔罗是一个非常有善根的人,他听了释迦牟尼佛的话后,立马就从杀红眼的状态中冷下来了,并向佛忏悔。后来,央掘魔罗便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了,最后也证得了阿罗汉果。这部经中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没有造下五逆罪中的任何一种恶业,然后诚心悔过,努力修行,最终也能证得阿罗汉果,走向解脱。所以,佛学中的业障是指五逆罪,障是障碍一个人生起法眼净、走入解脱法流、证得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