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简介

阅读教学中,人们常常借助链接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解决疑点,深化认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素养。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谁塑造了谁的生命”这个问题,我采取了链接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文本助读。关于“谁塑造了谁的生命”这个问题,阅读文本后,学生很容易得出“沙利文老师是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的人”这一结论,但这只是浅层阅读的获得的认知。为了引导学生从深层次领会文章主旨,我顺势导入第一个故事:

国王与种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三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

“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泣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来继承王位呢?”

于是,国王说:

“子民们,其实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种子。”

听了国王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们,个个面红耳赤,因为他们播下的是另外的花种子。

讲完故事,组织学生就“那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能成为王位继承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大部分学生认为他成为王位继承人的原因是诚实,部分学生也认为:如果种子本身不能发芽,无论利用怎样优越的外部条件都是无济于事的。抓住这一点,我再次要求同学谈对“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这个问题的理解。联系故事内容,学生们明白“循循善诱的沙利文老师和自强不息的海伦·凯勒一起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因为没有自身的努力,别人无论多么用心,都很难促成自身的飞跃。

除了师生的共同塑造成就了海伦·凯勒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面对我抛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面有难色。于是,我接着又为大家讲述下一个故事:

今天我教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根据故事,我启发学生,母亲的拳拳之心令人感怀,在孩子启蒙到成人的十多年间,作为对他殷殷期待的母亲,又在做些什么呢?仅仅是无尽的等待等待再等待?一个个体的成长绝对不只是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事情啊。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呢!

此刻,我要求大家再做一次补充,谁再塑了谁的生命?

“循循善诱的沙利文老师,自强不息的海伦·凯勒还有她的温馨和睦的家庭共同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至此,“谁再塑了谁的生命”的问题得到了圆满回答。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激发他们的阅读体验,我又抓住文章中海伦·凯勒在井房的经历和顿悟让她觉得“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一内容,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和海伦·凯勒的生活,到底谁更幸福呢?

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归结起来,幸福感其实就是战胜逆境之后的成就感。两者的反差越大,幸福的指数越高。但是,谁都不会以为,为了向海伦·凯勒学习,我们需要将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身体条件降低到她那样的程度。为什么我们的起点高出许多,我们的成就却远远不如别人呢?为了方便回答,我给大家讲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只是一个对比的画面——第一幅是孤松绝壁,大鸟飘飞,云雾缠绕,长风呼啸;第二幅是古木森森,松涛阵阵,苍苍莽莽,郁郁葱葱。

前者的确给人以震撼,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一篇浩瀚的大森林啊!你自己不就应该是其中傲然挺力的一棵参天大树吗?现在再做一个补充:谁来雕塑你的生命?答案在你心中。”虽然下课时间已到,我没有明确说出答案,但这个留白,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拓展了他们思考的空间。

三个故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把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推向深入,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