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用李牧赵国能胜吗? 长平之战赵王撤廉颇颇用赵括

长平之战如用李牧赵国能胜吗? 长平之战赵王撤廉颇颇用赵括

网友提问:

长平之战时赵国除了廉颇还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为何偏用赵括?

优质回答:

长平之战,赵国最为重要的一战,甚至说是战国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也是秦统一还是赵统一中国的转折之战,那么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也为此拼劲了全力,赵国为何放着国内的李牧,田单,乐毅这些名将不用,却启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赵括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以下几点:

赵括剧照

其一就是忠诚度,我们知道轮名声,轮实战经验,田单,乐毅这两位名将在战国的地位是肯定要高于赵括,但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然君主不会完全放心,而且又是一场这样的国运之战,最为重要的是这两位虽然有本事,但却是客卿,不是赵国人,忠诚度大打折扣,即便再厉害,但是很少会有君主有这么大的魄力敢去重用他们(当然放在秦朝或许还有可能),而赵括呢,赵氏宗亲,名将之后,忠诚自然没问题,还听君主的话,又名声在外,加上虎父无犬子,自然放心。

其二,对于为何不用李牧,而用赵括,这是因为当时的李牧名声不显,比起盛名在外的赵括大大不如,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后来的李牧原来会这么厉害,所以在当时的那么条件下,可能压根就没把李牧这个人当做选择对象之一来考虑的。

其三,赵括的选用也并不是赵王一时的头脑一热决定的,也是经过朝臣的讨论推举,以及咨询乐毅等名将后的一种决定,毕竟如果大臣们都反对的话,后世也不会仅有说蔺相如与赵母反对的声音了,可以推测到,在当时这可能是一种大众的选择,这可能也是赵括的一种名声和能力的体现吧。

当然,毕竟是成王败寇,赢了自然就是万世之名将,输了自然人人唾弃,还是再无翻身之日的那种,就如同李牧,若是当初那场预谋一战灭十万匈奴之战失利的话,那谁还会再去公正的去评说这样一个人呢。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唯一的超级强国秦国和当时的军事大国赵国的一场惨烈大战。这场战斗以秦国的惨胜告终。而赵国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方面,无疑是赵王的临时换将了。

我们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得其二,赵国得其二,这足以说明赵国的名将并不逊于秦国。那么为何赵王会选择用毫无战斗经验的赵括来替代老将廉颇呢?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为何偏偏选择赵括呢?

我们来看看当时赵国名将的情况:

一、李牧

如果说,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大家最推崇谁,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李牧。的确,在秦国独强的年代,李牧能够凭借着悬殊的实力,数次败秦。光是这份功绩,就足够吹一辈子了。那么为何赵王当时没有选择让李牧接替廉颇呢?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史记·秦本纪》

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发生的事件。根据史记中记载,长平之战的起因大概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60年。

而李牧则是在赵悼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4年才有记载。此前,只是描述了李牧的事迹,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记录。不过依旧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记载,李牧一开始只是在边境防守匈奴的边将,由于经常采取退守的策略,所以连匈奴人都看不起他。于是,赵王一怒之下就把他撤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牧应当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否则不至于连匈奴人都不怕他。而在这一年以后,因为匈奴的屡次骚扰,赵王才不得不再次让李牧回去防守匈奴。也就是这一次,李牧打出了赫赫威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之后就是廉颇离开赵国前往魏国的事了(公元前244年)。

也就是说,当长平之战发生时,李牧很可能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境守将,赵王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还不一定,怎么会舍弃名将之子赵括而选择他呢?

二、田单

田单是齐国名将,其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帮助齐国收复故土的“火牛阵”了。而此事发生在乐毅破齐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84年之后。也就是说田单是齐闵王时期的人。其后田单便一直在齐国为官,直到赵王用城池换田单入赵。

田单崛起于齐闵王时期,就算真活到了长平之战,只怕也命不久矣,因为此时就连以长寿著称的秦昭襄王也已经六十多岁了。赵王自然也不会再任用他。

退一万步讲,田单除了一个“火牛阵”外,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就算田单真的还能打仗,赵王也未必会用他。因为当初赵王用三个大城池将其换来,他却只为赵国拿下了三座小城池(《战国策·齐策四》)。

三、乐毅

田单富国和乐毅破齐本就是同一个时代的事情,田单命不久矣,乐毅也应该差不多,这里就不加叙述。

由此可见,无论是李牧,还是田单,亦或是乐毅,在长平之战之时,要么是名声不显,要么是垂垂老矣,都不是合适的人选。赵王任用他们,还真不如任用赵括,毕竟赵括好歹还有虚名在身,又是名将之后。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站不管是谁来打结果都注定是赵国败秦国胜。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是两国之间国力比拼,不是单个将领能决定的胜负,换个高明的将领或者可以减少一定的伤亡,但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长平站开始双方对阵将领是名将廉颇对阵秦将王龁,刚开始几次对阵交手廉颇都是败阵王龁的,并不是说作为四大名将的廉颇指挥技术不如王龁。整体来讲赵国士兵的作战能力相比秦国来说本身就不行,两军列阵谁都刚干不过秦国,不论从士气还是装备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那个时区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是经过商鞅变法强秦开始就打下建立的超强军队。各国都被秦国打怕打怂了,面对秦军压境各国都是天然的恐惧。

廉颇对阵打不过秦军,转而通过修筑防线坚守不出的方式来跟秦军对战,毕竟秦国是跨境作战,远离本土本身强调的就是速战速决,赵国最先制定的策略是跟秦国打消耗战,秦国占不到便宜,加之战线长后勤保障困难自然而然就会退兵,从而夺取战役的胜利。

但有一点赵国没有预料到的是秦王决心如此坚定,举全国之力也要打这一仗,双方前线对峙,秦国打不过防线,赵国也不敢出壁垒。这时候拼的就是谁先撑不住,双方几十万兵马陈列,拼的就是后方经济国力的支撑,原料想秦国长途作战后勤会跟不上率先撑不住,谁曾料想秦国打通便利的交通运输线,虽然是长途作战,但是粮草物资运输主要以水路为主,反而比赵国的短途要便利,运输成本反而是赵国消耗更厉害,加之本身赵国经济相比秦国就不行所以首先受不了的就是赵国。

廉颇是名将一直得到重用,赵王再昏庸也不会比咱们想象的那样傻,临时换将这是大忌,但廉颇不敢出战,就算出战也是输,但国库已经空了,找邻国也愁借不到粮食,双方已经对峙两年,秦国拖的起,赵国已经拖不起,已经到了非要决战不可,要么战死要么被拖死,战还有机会,不战就会马上就要死,这个时候怎么办?

秦国也想尽快决战,虽然消耗没有到无法支撑地步,但也真心耗不起,于是趁赵王急于决战目地,使用反间计撤换掉廉颇,再没撤掉廉颇之前秦国并没有启用战神白起,因为没有用,攻打城池谁来都奈何不了廉颇,在换掉廉颇之后,秦军悄然换上战神白起,两军对垒战术上白起身经百战对阵赵括没有经验的将领自然更胜一筹。

赵括也不是一无是处,敢战敢死,也不愧为名将之后,你就是换成李牧还是其它将领,面对秦军虎狼之师为没有胜算可言,也许会减轻赵国伤亡,但不可能会取胜。

其他网友回答

我在一系列关于长平之战的答复中一再强调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真正优秀的名将未战之前一定会充分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说的就是战前的敌我分析何其重要!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我们来按孙子兵法所说的计算方法对比双方实力看看。

主孰有道?关于双方君王的对比,很显然赵孝成王肯定不如老辣的秦昭王。

将孰有能?赵国最优秀的大将李牧,廉颇等谁能胜过秦国百战百胜的武安君白起?天地孰得?天时地利赵国也比不上秦国,赵国是四战之地而秦国有秦岭天险。

法令孰行?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的法制是最先进的,赵国无法与之相比。

兵众孰强?秦国用雄厚国力训练的装备精良的秦国新军以锐士得威名威震天下,赵国的胡服骑射虽然也练就一支强大的赵军,毕竟国力不如秦国,装备也不如秦国。

士卒孰练?秦军经过车英,司马错,白起等名将严格训练,其军事素养冠绝天下。赏罚孰明?那就更不用比了,秦军的军功进爵制造就了一支闻战则喜的虎狼之师。赵军完全比不上。

经过以上一一比较,你会发展每一项赵国都不如秦国。

所以即使更换李牧,乐毅,田单等名将结果都一样!长平之战,赵国必败!

有些人爱强调个别名将的能力,好想只要有名将就能办打天下,就一定能以弱胜强。别做梦了,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以弱胜强的战绩就那么几个,微乎其微。除非秦国派出个低能儿领军或打仗故意放水,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所以不要再争辩了,历史不会更改,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也不会更改,不管睡领军都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赵括,不知道竟然好多人为他鸣不平?

正在看这部电视剧,感觉赵括他是一个非常缺乏实战经验的将军。不该进攻时冒险进攻,被围初期该突围时畏手畏脚,犹豫不决,丧失逃出生天的机会,最后兵临绝境时破罐子破摔,发动自杀式冲锋。没有大将军的智商和情商,完全被对手玩弄于股掌中,事事料敌于后。大将军应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绝不是依靠小聪明战胜对手的。

赵括连情报分析都做不到,连对手多少兵马都不知道,45万大军兵临绝境竟然坐以待毙,他进攻时盲目自大,冒险攻击,被围后头脑空白,坐以待毙。一位将军不仅仅能够打胜仗,也要会打败仗——那就是要做到临危不乱,头脑冷静,镇定自若。赵括从心理学上看他就不是当将军的材料。曾经有人形容一个优秀的军人——“良将每根头发都代表一份警惕和谨慎”,因为指挥官每下达一道错误的命令,就等于给你的部下了开了一张去往地狱的通行证。

兵法要求指挥官能够以正合,以奇胜。既要合乎一般规律,还要抓住机会出奇制胜。赵括连对手的诱敌深入都没有看出来。可见其智商不高。聪明的人往往未思进而先思退,以便能够承受最坏的后果,赵括庸才也,他父亲生前和他讨论军事时,用他舅舅失败的教训做总结,告诉他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也就是军事情报和对情报的正确分析以及对形势正确判断的重要性,告诫他绝不要死啃书本生搬硬套(兵无常形,水无常势,须因敌致胜,见机行事),结果他爸爸发现他不以为然,对其深感失望,凭借赵奢一生阅人无数的经历,赵奢断言其子赵括不适合做将军,他临终前告诉赵括母亲“括儿自信轻率,夸夸其谈,好高骛远,不会变通,有一天当上大将军,赵国必亡其手”,这话说的多么严重,赵括母亲知道丈夫从来出言谨慎,深以为然,并且不断发现赵括的总总缺陷,亲自上书希望赵王收回成命,拜将时别人欢声笑语,赵括母亲痛哭不止,换作一个稍微有些心思的人,此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从此以后谨小慎微,是不是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可是他对于这些置若罔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更加坚定了他妄想一战成名,出奇制胜,复制他父亲当年的奇迹(他父亲的谦虚谨慎,聪明睿智,杀伐果敢这三样哪怕他有一样也好啊)。结果他一错再错,最后终于酿成大错。秦军的诱敌深入把戏并不高明,换作廉颇,李牧,乐毅,冯亭都不会犯他这样的低级错误!他这位伟大的刽子手,葬送了他自己,葬送了整个赵国军队,葬送了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千秋大业。给赵国增添了无数的孤儿寡母,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各地无处不带孝,无处不哭声。从此赵国进入倒计时,全拜赵括这头蠢猪所赐。唯一的收获就是留下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再补充一点点,很多人拿粮食后勤说事儿,其实粮食再紧迫都不是赵括冒险发动自杀式攻击的理由,合格的军人只要为战争的结果负责,至于其他考虑应该次之。粮食再不够也比邯郸保卫战强,后来秦将郑安平率领大军围邯郸,邯郸保卫战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持三年,最后终于等来了信陵君窃符救赵。此时邯郸城内麻雀和老鼠都被吃光了!长平不至于这样吧?况且秦军远离本土,劳师远征,消耗巨大,千里迢迢的巴蜀粮仓远水不解近渴,耗不下去应该是秦军而不是赵军,一场本来或胜或平的战争打成了全军覆没,赵括竖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