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主要的外贸港口 两宋时期外贸名港

宋元时期主要的外贸港口 两宋时期外贸名港

网友提问:

唐宋元明清中国外贸大港是哪里?

优质回答:

一、唐朝

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自汉朝拿下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以来,唐初在汉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继续沿着丝绸之路对外交流,无数商贾骑着骆驼驮着货物在漫天的黄沙里走来。而随着南方海外贸易的复兴与发展,自海上而来的外界交流日益频繁。

“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记》

而安史之乱加速了这一过程,南方与战火纷飞的北方相比较为安定,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南迁,以及西域的丢失,致使丝绸之路无法继续。

而南方广州,扬州两大港则日益繁忙,唐政府开始重视,安史之乱结束(763年)同年,唐朝正式在广州设立市舶提举司,掌管商税、检查商船等。周庆立为历史上可考的第一位海关官员;而广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

二、宋朝

泉州为宋朝最大港口

宋朝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海外贸易,由于西域早已丢失,又加上北方外患众多,造成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当时东南沿海港口众多,以广州、泉州和明州三港口最大,而泉州尤其繁荣,甚至发展为世界第一大港。

而海禁政策首创于宋太祖赵光义,以储备物资为由。

三、元朝

泉州为元代第一大港

元朝承接南宋,泉州仍然为当时的第一大港口,而元朝共计有庆元、上海、澉浦、广东、杭州、温州、雷州、泉州等八处港口,皆设专人管理。

以朝廷为主导下的八大港口船舶众多,来来往往的船只卸下的货物堆积如山。但元朝前后共计四次海禁,四次关闭市舶司,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到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

四、明朝

明朝最大港口为广州

明朝初期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是泉州、宁波与广州三处,由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体系则是一种官方垄断海外贸易的政策。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受倭寇影响,则关闭泉州宁波二处港口,余广州一处为确保朝贡体系的运行。

明朝虽有海禁,但民间非法海外贸易亦从未断绝。

五、清朝

广州一处为对外贸易港口

清朝初期原有四处对外港口,(江浙闽广)至乾隆中叶关闭三处。

而广州货物吞吐量巨大,清朝对外贸易中获利极大。

(一个喜欢历史和文字的网文扑街写手,求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泉州港亦称刺桐港,因初建泉州城时,在城的周围种植许多刺桐树而得名。泉州城东南隅的泉州湾及其附近的安海湾、圆头湾、深沪湾等组成了著名的泉州湾,它东临大海,港湾曲折,可停泊巨轮。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6世纪中叶,泉州与马来半岛就有船只往来。到了唐代,泉州和广州、扬州并称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自唐宋随着东南沿海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南宋政治中心南移至临安(今杭州),地处东南沿海要冲的泉州港,获得了迅速发展,泉州的社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在宋元时代,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当时,泉州港上,帆墙林立,商贾云集,世界上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里与我国通商贸易和友好往来,操着各种语言的亚洲朋友,穿着各种服饰的外国商人、旅行者、传教士数以万计。泉州至今还保存了许多有关古代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文物和遗迹。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海上古代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主要有两条航线,一条东海航线以明州为主要出发点主要针对的是日韩,琉球等。另一条是南海航行,这也是古代中国海上对外贸易最主要的一条路线,这条贸易线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最远可抵达东非和欧洲等地,最多可以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示意图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大港,也是这两条贸易线最主要的起点港口便是广州,泉州(刺桐),明州(今宁波)。

广州,古称番禺,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入海口处,古代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凭借着自身拥有的独特地位加上海陆结合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少有的长盛不衰的大港。

早在东汉时史籍便已记载,中国的商人乘坐带风帆海船由海路来广州进行贸易,然后运送丝绸,瓷器经过南海到底苏门答腊,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把运来的丝绸,瓷器在当地贸易,然后再采购香料,染料经来路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把交易来的丝绸,瓷器经印度洋到红海,运往古埃及的开罗港或者经波斯湾到古巴比伦,安条克等地,再由古希腊,罗马商人从亚历山大港,加沙港等港口经海路运往古希腊,罗马帝国的各城市。这才是古代海上横贯亚欧非三大洲真正的贸易航线。

隋唐时期广州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和全国外贸中心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叫法便得名于广州,叫“广州通海夷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广州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全长1.4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直到元代,广州第一大港的地位才被泉州所取代,但在中国古代其海港贸易地位也是其他城市所无法取代的。甚至在明清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广州也长期是对外通商的唯一通道。

泉州,因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建泉州城,在环城和城中各街道都种上了刺桐树,因而泉州又别称“刺桐城”。

泉州一代物产丰富,盛产糖,茶叶,陶瓷,麻布等商品,再加上临东海,又有晋江穿城南而过,水路交通方便,自古贸易发达。

古代泉州市舶司

唐代泉州开始兴起发展,与广州、明州、扬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港口”,在宋末元初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中期,泉州港一度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代朝庭在此设福建路市舶司,海上贸易愈加繁盛,据记载在宝庆元年(1225)时,已知的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五十个。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大量外籍商人在泉州生活,因而政府在泉州城镇南门外国商人商聚居的蕃巷设立蕃学。高宗绍兴年间这些蕃商还集资建设公墓。这些居住在泉州的外国人商人,有的外国人与泉州人通婚,成了民族融合的先驱。泉州民间素有“半南番”一语,就是专指这些中外混血儿。

元朝时期,泉州港超过广州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在当时成为“七闽之都会”。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是这样记载泉州港的:

“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元代文人描绘泉州:

“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运物,弄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

据记载马可?波罗奉忽必烈之命,护送科克清公主下嫁波斯,就是从泉州扬帆出海的。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他奉其国王之命来华,也是从泉州港登陆的。实乃名副其实的“东方第一大港”。但元代因叛乱,加上明清政策,泉州港逐渐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沉船发掘

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盛况

明州,今宁波。历史悠久,曾在这里发现了闻名于是的河姆渡遗址。秦汉属会稽郡,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明州,因境内有四明山而得名。

甬江流经宁波境内,再加甬江适合航运,又紧邻东海,地方平坦富饶,港口条件优越。在东汉,便有一些外来商品和印度的佛教经海路传至宁波地区,与日本也已有往来。

唐代明州正式建制筑城,修建港口,置办官方造船厂,明州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逐渐发展为中国的大港。再加上江浙地区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还盛产海上瓷器之路的明星商品,越窑青瓷。还有湖纺,杭缎等,因而海外贸易兴盛。唐代明州更是日本遣唐使主要的登陆港。从752年(天宝十一年)首次日本孝谦朝3艘遣唐使船舶停泊明州,至838年(开成三年),共有7艘遣唐使船舶停靠明州港。

日本遣唐使

古代日本遣唐使来华路线图

北宋淳化二年(991)在明州设立市舶司,成为中国通往日本、高丽的指定港。因北方港口因战乱等影响衰落,明州港地位日益重要,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世界都拥有贸易联系。商人从明州出发,带着大量丝绸,瓷器,经卷,书籍等前往日本,新罗,越南等进行贸易,然后带回砂金,水银,香料,珠宝,象牙,犀角等珍品,再进行贩卖。明州造船业也很发达,能够修造吨位万斛的船舶。在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还应诏造了艘“万斛神舟”用以出使高丽。元代也在明州设立市舶司,仍是当时中国对外三大港之一。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清代广州“一口通商”

清代广州“十三行”

广州,泉州,明州这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最重要,有名的三个港口。当然除此之外,扬州,福州,杭州,南京等也都在古代贸易史上占据一定地位。但这些古代海港基本上都早在秦汉时便已开展对外交往,隋唐时达到繁荣,宋元时期由于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等因素这些海港也都迎来了巅峰时期,当然这一时期的中国也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位置,但不可避免的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一口通商”等政策,严重打击了这些海港城市,由盛转衰,渐趋没落。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我是奔跑吧涛涛,历史领域创作者,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关于唐、宋、元、明、清中国外贸大港是哪里?我认为在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且最大的外贸大港就是泉州。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历史悠久,唐末五代时,造船业已具相当规模。城东南泉州湾海岸线曲折蜿蜒,与台湾海峡相接,有天然的良港,以后渚港、安海港等最为有名。被称为“海滨邹鲁”,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海上交通十分发达,早在唐代,就已经成为我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两代更是进入全盛时期。

在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泉州就设立了福建路市舶司。南宋时期,泉州与广州可相提并论。船舶从东海、南海往来,异常繁荣发达。1225年,泉州已经可以进行通商贸易的国家、地区多达50多个。泉州城内部有专门供外商聚集居住的住所,被称为“蕃人巷”。同时,宋朝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供外商学习与文化交流的“番学”,让外商子女可以在这里安心求学。据记载,宋朝末年,还有阿拉伯人的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得以“提举泉州市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此外,宋代时期,泉州造船业同样十分发达,还专门设立有“泉舶”。在1974年的时候,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中就曾经发现过一艘南宋时期的海船,船长24.2米,宽9.15米,就是极具泉州特点的南方型海船。船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香料、胡椒、瓷器等货物。

元世祖时期,重新设立建设了泉州市舶司,在元朝时期,泉州的海上交通贸易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通商贸易往来。

据记载,当时泉州的海上贸易东至日本,西达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海舶云集,星罗棋布,被称赞为“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从泉州出口量不可胜数的出口陶瓷、绸缎、茶叶、钢铁等,也陆续进口了大量香料、胡椒、药材、珠贝等物品。

?

同时,泉州也是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750万人,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足见泉州当年海上贸易的发达,海外侨胞分布在全球各地传播中华文化。所以说,我认为在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且最大的外贸大港就是泉州港。

?

?

其他网友回答

唐代,贸易范围到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各国。而海外各国商船云集广州也很多,广州对外贸易占全国大部份。公元770年前后,每年来广州的外国船只共有四千多艘.为了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还在广州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与收税是为海关的起源,也是我国第一个海关。为了管理外国商人,还指定在今光塔路一带设“蕃坊”,建房供外商长期居住,并特设“判官”一职,管理侨务与接待工作。当时居住广州外国人很多,据阿拉伯人记载说: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攻破广州时,杀胡商十二万至二十万人,可见当时在广州外国人数之众。

从五代与宋代,广州继续为我国最大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继续获得发展。宋朝对海外贸易非常重视,各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管理与收税,抽取十分之一入口商税作为国家重要税收,北宋时对外贸易税收约占国家总收入2-3%,南宋时则达20%,末代三百多年广州设市舶司最早,又继承唐代的基础,对外贸易最盛。当时国最主要进口货物乳香(一种药材),由广州进口的乳香约占全中口的98%,故乳香又称为“广东香”,而由广州进口的外国药则称为”海药”或”广药”。当时出口货物是金、铅、锡、什色帛、瓷器、铜钱等,宋代外商侨居广州似较唐代尤盛。外商除光塔路附近“蕃坊”居住外,常有与中国人什居城中,政府在现北京南路、高第街附近地区建市舶亭和海山楼为管理海舶和宴请商的地方。

明朝时,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是泉州、宁波与广州三处,设市舶司。到了明朝中叶,由于沿海地区常遭日本倭寇骚扰,至公元1522年,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仅留广州,并设“怀远驿”于现西关十八甫路,建屋120间以居外侨。

清初,由于郑成功据守台湾抵抗清朝,曾一度实行海禁。公元1684年台湾平定后,乃于广州、漳州、定海、云台山(镇江)四处对外贸易港口,至1757年又封闭漳州、定海、云台山三港,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广州对外贸易更为繁盛,成为我国对外贸中心。 当时政府还指定一些商行专门和外国进行贸易,称为公行,也称为“十三行”(观十三行街与上下九甫一带), 并设“夷馆”。招待外商,外贸与商业系中心转移到西关一带。当时对外贸易额相当巨大,且都是出超,出口货物以茶叶、绸缎为主。据“海国图志”记载:1837年统计,出口货物贸易额为3509.5万元,入口贸易额为2014.9万元,出超达1494.5万元。自1924年后,出口逐渐减少,1930年后便成为入超城市。

广州对外贸易的历史,二千多年来虽然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城市的地位,但随着各个朝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而时兴时衰。唐、宋、明几个朝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兴盛,直至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广州地变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外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