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特点 颜真卿祭侄文稿 作品特点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特点 颜真卿祭侄文稿 作品特点

网友提问: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如何赏析这个作品?

优质回答:

颜鲁公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实至名归!

有些人说颜鲁公在王羲之之前,那么可能天下第一与第二就会易位,可能吗?我认为是绝对不能的!

是的!无论《兰亭序》与《祭侄文稿》都是在那种自然的状态下书写而成的,而且都是那种把自己的情绪与文体交融的艺术。可是颜鲁公在笔法方面还是与王羲之有巨大差距的。

虽然颜鲁公不如王羲之,可是天下第二还是没有争议的。那么《祭侄文稿》的好处在哪里呢?

一,是自然的书写状态。自然书写状态没有几个人可以达到,虽然说古今的书法大家也不少,可是真正能达到颜鲁公的自然书写状态可能也只有王羲之了。

二,笔力强悍,我们从满纸的屋漏痕就可以感受到颜鲁公锋毫割纸的强劲锋墨,试问真迹谁能有如此笔力?真迹没有了!可能有的唯王羲之,因为王羲之没有真迹存在,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唯颜鲁公一人了。

三,强烈的情绪影响的书法。即使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无此强烈的情绪!即使是颜鲁公再书写也写不出那时激愤欲出的情绪来,所以,此帖是绝无仅有的绝世之作!

其他网友回答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唐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草圣张旭,得其笔法,楷书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就是颜真卿平定安史之乱时(758年)所创作的行书(手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

颜真卿《祭侄文稿》追叙了自己的哥哥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该书作是颜真卿行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

本文精选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中最美的60个单字,并对其书法用笔、结字总结了三大特征,一是颜体行书的用笔多用裹锋,运笔时将笔尖裹藏于笔腹之中,入纸钝而无芒角;二是圆转多于方折,三是字形向两边“鼓”。

对照千差万别的颜体行书,都脱离不了这三条特征。历代以来,学颜体行书成就了很多书法家。可以说,这是解开颜真卿行书之谜的一把钥匙,可以为你打开通往书法家之路。

其他网友回答

说一句俗不可耐的话。

因为《祭侄文稿》脱离了书法中的一切,比如法度,比如结构,比如布局,纯粹是随意而放,随心而收。

《兰亭序》也是如此,后人通传王羲之醒后也曾写复过《兰亭序》可惜均不如一开始大醉之后的肆意挥洒。

那怕你不懂书法,在这个勾横涂抹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愤怒、纷乱、和悲伤。开始几个字还好,可是越写越迸发,写到后来,挣脱了一切束缚,已经不是在秀书法,而仅仅是写字。

还原到了起点。

而这些字的背后,却是汪洋的情感。

颜真卿只想把愤慨写出来,而不是把书法写出来,所以这一幅字契合了书法中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

现在看起来什么“手中有笔心中无笔”、“物我两忘”、“无我之意”都是烂大街的梗,但梗虽然烂,可是能碰到这个梗的书法家古住今来不会超过5个人。而现代社会那些除了会写字以外诗词文赋都不会的终其三生三世也摸不到。

听说过临《兰亭序》的,可小可几乎没有听过临《祭侄文稿》的,因为临不出来,

也因为临摩都没有用,就算是临到完全相同,可是那有那纵横的气韵也是枉然,何况在书法领域,对于这件神品,临到100%的相似和扫描复印在艺术上没有任何差别。

这是一件无法临的作品。

而无法临的最大原因,就是怎么临都是错的,因为每一个字都是血,都是泪,都是恨。

其他网友回答

1、《祭侄文稿》记载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见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栋梁为报国家被侵略之仇,以命相搏的历史。

当时,颜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结果次年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

敌军劝降,颜杲卿不从,敌军便当着颜杲卿的面把他的儿子颜季明的头砍下来。

颜杲卿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断头,依然坚守着忠诚,破口大骂,誓死不降。

敌军没办法,只能把颜杲卿的舌头割下来,这就是后代文天祥正气歌里所说到的“为颜常山舌”典故的由来。

一年以后,颜真卿反攻,收复常山,在废墟之中发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颅。面对着他的头颅,颜真卿悲痛地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

2、这篇书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技法,而是感情。这幅作品中就饱含了颜真卿最真实和悲痛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你看这一处涂抹:为什么将“从父”两个字涂掉,改成“第十三叔”?

要知道,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话,才是我们的真话,后面涂改的部分,是我们想要更庄重的修饰。你可以看到颜真卿脱口而出的话是“从父”。

可见,他非常疼爱他的这个侄子,虽然在古代,“从父”就是“叔叔”的意思,但是从字面上,从父的感觉比叔叔要亲近得多。

在颜真卿眼里,这个侄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他在后面也讲到,在他们下一辈中,最有才华人品最好的就是颜季明,他特别心疼这个侄子。

比如看这触目惊心的一捺:“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我们看到了整篇文稿中用笔最重的两个字“尓父”,尤其是“父”,最后一捺触目惊心。

我们可以感受到颜真卿与颜杲卿的兄弟情深,大概写到这里,想到他的哥哥,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它短短的234个字中,浓缩的是颜真卿面对亲人逝去时的满腔血泪,面对国家动荡时的深深忧虑,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顽强不屈的脊梁。

3、《祭侄文稿》最能反映颜真卿书法的原貌。通常说的颜体是指颜真卿的正楷,正楷是庙堂书法。人们现在看到的正楷大部分都是当时官方的碑刻,或者家族内部具有礼仪性的正规碑刻。各个时代要求不一样,有一些士大夫写楷书不会写得那么规整,但正楷的用途就是庙堂书法。

颜真卿的楷书也是在庙堂书法的规范之中,但它很有个性。它的笔画有一种向外膨胀的感觉,内在的气场很强,照他的笔画写下的字力量很重。颜体的感觉就像戏台上宰相出场,端着范儿。所以后来宋代很多官员学习楷书的时候,都会选择练习颜体打底,人们小时候练书法时大人也都建议学颜体,字可以写得很大气,将来的书法艺术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颜真卿的字从规范化的正楷发展出如此强烈的个人面貌,跟他的个性有关,人们知道颜真卿这个人特别忠烈、正直。字写得漂亮不难,但是想避免千篇一律很难。

《祭侄文稿》体现的是日常、快速书写的面貌,就是颜真卿这个人平时是怎么写字的。有人说《祭侄文稿》写得不好看,但其实不然。《祭侄文稿》是一篇草稿,它后来应该用楷书再正式誊写一遍,在家族的祭奠仪式上焚化追悼亡魂。从这篇草稿上能看出,颜真卿个人平时的书法功底也相当精湛,而《祭侄文稿》最能反映颜真卿书法的原貌。

从书法艺术角度上分析,《祭侄文稿》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写祭文之时,颜真卿的内心非常悲痛、悲愤,压抑不住的澎湃情感流淌在指尖,它记录下了书法家的情感符码。颜真卿没有刻意追求字体的完美,他把自己最真实的状态表现出来:忽然哽咽了,写不下去,要停下来思考;这里写得着急了些,句子或者措词不对,需要涂改。颜真卿是名门大族之后,朝廷命官,要考虑自己所写是否合乎礼仪。他的感情不是一泻千里的,而是有放有收,有顿挫感。情感流淌的节奏感、文字风格的节奏感和书法书写的节奏感,这三重节奏在《祭侄文稿》中融汇交响,让作品拥有了丰富的层次。

其他网友回答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行书作品有《祭侄文稿》、《告伯父文稿》、《裴将军诗》和《争座位稿》等,其中《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758年),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23行,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法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颜真卿为奸相杨国忠排挤,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遂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果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果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果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书法鉴赏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通篇疾涩苦润,不计笔墨的工拙,所书内容随书家情绪波动起伏,表现形式和情感相溶。在笔法上,以其惯用的篆籀笔法为主,圆笔中锋线条,显得厚重浑朴。在结构处理上,一变“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妖媚的结体,表现为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随情而变,多显宽绰雄肆、自然疏朗。整体章法上,作者没有进行有意识地安排,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变化率性而为。元人跋曰:“前十二行甚道婉,行末‘循尔既事’字右转,至’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字,’有’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纹,适与稍纸缝合。自’尔既至泽’逾五行,殊郁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

‘吾承’至’尚绘’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大叙稿》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间,‘搓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郭,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缭字对时,通过线条的轻重、空间距离的变化,感受到了颜真卿写此稿时的悲愤、激昂、沉痛、缅怀的情感变化,此时的章法完全服务于作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