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工作坊 ? 活动纪要

澜沧江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工作坊 ? 活动纪要

澜沧江湄公河

参与活动部分学者于云南大学留影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音网(www.china1901.com)和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记录、保存与研究学术工作坊”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举行。来自云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及音乐爱好者围绕“跨界民族音乐文化”主题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并对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活动现场会议综述本次工作坊由中国音网总编魏小石博士及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张海超副馆长担任主持,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伍奇致辞,中国音乐学院时任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韩冰博士、云南艺术学院苏毅苗教授、中国音网总编魏小石博士、云南省民族学会苗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杨世武、独立学者吴琼、“土地与歌”公号主理人宁二、云南师范大学杨琛教授、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张海超副馆长、陈学礼老师先后发言。

0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项目回顾赵塔里木前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给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组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对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赵塔里木院长发言现场课题进行时,正值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战略重大举措实施之际,课题研究对象的范围也正处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中国的陆路边境地区有32个跨界民族,其中18个分布在澜-湄流域六国,这一流域滋养了诸多民族,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划分契合了澜-湄流域作为民族走廊的历史价值,也呈现了该区域民族文化类型和分布的基本格局。过去,音乐曾是被忽略的领域,但它是文化多样性的鲜活表征。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中国音乐学院自2011年起展开课题研究工作,在8年的时间里,课题最终取得8类成果(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6篇,发表学术论文14篇,文献辑录、解题2部,研究综述3部,翻译著作2部,影视音乐民族音乐志7部,专题音响档案包2部)。

02从《牡帕密帕》到《快乐拉祜》中缅拉祜族音乐文化的结构过程韩冰中国音乐学院韩冰博士在该课题中所参与及负责的工作包括三个部分:现当代文献的搜集及解题和综述;在中柬子课题组参与田野调查;中缅拉祜音乐文化的调查以及论文的撰写。项目实施之初,她跟随导师赵塔里木教授来到了云南省澜沧县的拉祜族的老达保寨,他们在这个村寨里面听到了两种风格的音乐,一种是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扎戈老先生演唱的拉祜古调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后来在小村寨的教堂外听到了一首流行音乐风格的吉他弹唱《快乐拉祜》。在同一时空中,这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音乐给韩冰博士带来了强烈的文化震撼,这两种风格看似对立冲突,却形成一种毫无违和感的混搭音乐文化。同时这也引发了她对于该现象的思考——在百余年间,面对社会变迁,做出怎样的回应与调适以及如何理解“一中一西”这类看似二元对立、互相矛盾的不同音乐文化形式,共存于当前拉祜宗教群体音乐文化结构中的现象等疑问。

她以历史人类学“结构过程(structuring)”的概念和方法为研究视角展开论文工作,研究思路为通过六个结构要素来分析三个历史横切面音乐文化结构的样态,然后通过对六个结构要素的纵向梳理来总结结构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当前拉祜族宗群体音乐文化的“一体两面”性的特点,并对上述提到的问题作出回答。

在简要的介绍了拉祜族的族性、族源、语言、信仰、民族分布后,她讲解了自己在田野工作的过程,她在2015年-2019年期间,用十个月的时间在中缅的拉祜族地区做了考察。田野工作成果包括80余人的访谈整理(71篇)田野日志45篇、田野资料整理共计50万字;采录中缅传统老调219首,葫芦笙曲69首,参与观察民俗节日等。

03中越跨境“彝/倮倮”人铜鼓音乐中的宇宙观研究苏毅苗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苏毅苗教授2011年加入澜湄课题组,历经近十年。她的发言主题是《中越跨境“彝/倮倮”人铜鼓音乐中的宇宙观研究》。据文献和田野调查记载,现今世界的大部分流域,铜鼓只是作为古老文物存于各大博物馆和民间,成为该地域曾经高度繁荣的历史记忆,只能靠想象和考古来呈现。于是她提出了“铜鼓音乐怎样在民间活态流传“的疑问。她去到越南彝人聚集区域发现铜鼓仍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活态的存在于民间。因此,她在多点田野调查策略之下,把同一民族、同一支系的同一乐器——铜鼓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跨地域的文化通道里进行研究。

她从彝族分布的最南端(越南高平)作为田野调查的起始点,反推向国内的彝族地区,兼顾多样性原则,考察多个彝族聚居地铜鼓音乐的活态传承,做出相对完整的参照。她以越南“黑倮”人的铜鼓为例,分析了越南河江省同文县“倮倮”人的铜鼓调子、铜鼓与民歌和呗耄腔调的类似之处,运用频谱分析工具呈现倮倮寨铜鼓音乐的基本曲调频谱图。她在对学者还原的35套铜鼓舞的运用场景、曲谱、舞步等进行了简要说明后,着重讲解了中国铜鼓。其中提到了高脚裤白倮的铜鼓、白花倮铜鼓、黑倮铜鼓等,并对其与越南铜鼓的同异进行多个方面的对比。提到了铜鼓(舞)的场合、置放、禁忌、传承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并提出了展示了她在田野工作期间于境内外拍摄的照片资料。

她对这些铜鼓音乐里蕴含的声音观念和宇宙观念进行了说明,对这种追求与观念作为社会推动力在该族群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阐释。

0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的10余套历史录音特藏魏小石

魏小石博士提到了制档人身份与文化实录项目的契合点,以及历史录音汇编工作与该项目的共同目标。他回顾了《背靠背的实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的多个案例(选自《兰纳篇》 & 《边三县篇》)。据他介绍,该出版物带来的是多组制档人的比较性展示,相对于音乐表演及形态,它更加侧重于记录和解析民间音乐记录者的文化属性。《兰纳篇》取材于由杰拉德·戴克及同伴采录的60-70年代的近200个小时的录音资料;《边三县篇》取材于云南境内10余组制档人(机构)于70-90年代采录的录音资料。整套档案由19张CD的音频、十万字的档案描述构成。

魏小石博士从档案内涵的外延、乐器形制和名称、曲目文化内涵、故事文本、制档人生平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两组历史录音档案的关联性。他依次详细讲解了《纳兰篇》和《边三县篇》19张CD的音档来源,并展示了音档制作成品,以及在2017-2018年做过的口述采访和编译工作。

051980年代苗族历史录音的收集经验谈杨世武

云南省民族学会苗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杨世武先生对自己的身世及成长环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出生于贵州毕节威宁县苗寨,苗族人,也是大花苗文化的推广者。他自1980年开始民间音乐收集工作,十年内完成了数部音乐集成、器乐集成、舞蹈集成、文学集成。在谈到收集经验时,杨世武老师提到:首先要去除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被采访人结交为朋友,让被采访人处于放松状态的同时激发他们唱歌的兴趣,刺激他们去歌唱及演奏。录音前做好器械的准备,这对后期的记录也很有帮助,采访同时要详细记录被采访人的信息。整理录音时,尤其在记谱时,不能用固化思维及方法记录,因为老百姓唱的和平时听的音乐调式、曲式都不同,记谱难度很大。

杨世武老师讲述了《西部苗族古老歌》的出版缘由: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苗族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对先辈遗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于是,杨世武便参与了该书的出版制作。

06孟连县哈尼族僾尼(阿卡)人的民间歌舞调查吴琼独立学者吴琼,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后跟随吴学源老师从事音乐研究多年,她将之前做过的一份驻村调查作为今天的主题展开发言。首先对哈尼族的支系与分布做了简要说明,并对自己考察的地点方位、地势及环境、民族服饰、语言、建筑特点、族人劳作规律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铺垫描述。

她考察的地区位于芒旧新寨(海东新村),据她走访得知,芒旧新寨的农户有30户共127人,最终选定采访对象13人,采录的内容包括传统民歌、传统器乐及乐器、传统歌舞、新编歌舞等。她从歌、乐、舞三个方面对阿卡人的民间歌舞形态进行剖析。

首先她详细列举传统民歌类目下不同场景的7个分类(叙事歌、祭祀歌、习俗歌、山歌、酒歌、儿歌、哄娃娃调)及每个分类的代表曲目。同时讲述了她在驻村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阿卡人的劳作规律、节日习俗、宗教信仰、婚嫁礼节等,她表示这些丰富的歌曲内容表现出民歌伴随了阿卡人的一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她展示了若干组阿卡人的乐器图片,其中包括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和打击乐,并且这些乐器有相对应的传说故事。她着重介绍了最能代表阿卡人习俗的四个乐器,分别是“期哩(三孔盖板箫)”“杜赫(六孔缺口箫)”“洞恩(云南小三弦)”“坎基(小三弦)”,展示了采录当时记录的乐谱,照片和乐器图绘,现场还播放了当时录制的民间艺人演奏(洞恩、坎基)的视频。

最后,她以“玩场”歌舞为主,讲解了阿卡人的传统歌舞。由于阿卡人信仰万物有灵,相信鬼神的存在,在建寨时之所以把“玩场”放置于寨头,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位置是人鬼共存之地,玩场在阿卡人的文化中有着特定的寓意。据她解释  “玩场”歌舞活动一般在晚上进行,主要以女性唱跳为主,男性不参与其中,据她调查芒旧新寨保留下了26套“玩场”歌舞,其中包括只唱不跳和载歌载舞的两种形式,每套舞有相应的舞蹈动作,以及其生动风趣的歌词等。

07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大众传播宁二民间音乐媒体人宁二从自己开创的“土地与歌”论坛为开端,回顾了在上世纪末,民间音乐资源相对稀缺的大环境下,身处各个行业中的民间音乐爱好者群体通过“土地与歌”的平台进行资源分享,并于线下结识为好友进行交流。自2014年公众号刚兴起,他们去到很多地方做了民间艺人的寻访、记录、拍摄等工作,也写下一些内容,决定通过公众号发布,于是创办“土地与歌”公众号。从民间音乐的欣赏与传播角度出发,他们关注音乐人及音乐当下的存在,以图文及音视频的方式将美好分享出去,促进读者对传统民间音乐的理解,并与学界有相关的连接。

他表示,在他们的团体之中很多人不是音乐学研究者,也并非职业的表演者,作为爱好者他们关注的点有异于专业人员,他们关心的点不仅是对当地音乐的猎奇,更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进行文化消费和想象,以及这些音乐如何更自然的生活在人们当下所处的日常之中。尤其更关注音乐里面的人,音乐背后的人的故事、生活,这也是现代文化消费核心的伦理。他提到,在土地与歌的以往文章中,收录了很多主笔人文子的滇西音乐记录,其中也有很多音视频资料。爱好者的田野记录或许不符合学术规范但仍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整个中国以北方及江南一带为中心的文化框架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缺少能够被重视到的机缘、言论或者作品等,这是文化结构问题而不是西南音乐本身的问题,这也是民间音乐媒体人今后努力的方向。也特别期待学者及研究者给他们提供更多理解和对音乐文化现象的说明角度,这些对于推动媒体人及爱好者改变不满的现状(南北差异)来说非常重要。

08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的采录与数字化保存研究杨琛中国音乐学院声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乐器学出站博士后杨琛近年来一直从事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工作。

会议中他演示了通用音乐分析系统(GMAS)的操作和简单的频谱分析程序,展示了博士在读期间参与过的若干次乐器声学测量工作,讲解了博士后期间对云南少数民族单簧类管乐器的田野考察工作情况,和2020年年初开始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的采录与数字化传承的初步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少数民族管乐器的分类、制作技艺、形制异同、原生音乐形态、数字化传承等问题。展示了运用PRAAT语言学软件呈现的乐器“得”的波形与旋律线等一些技术性研究个案。他还展示了自己从博士、博士后阶段至今,深入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观察并采录民间艺人制作和演奏乐器的全过程,并对少数民族乐器挖掘、宣传、保护的重要成果。为了对云南单簧管乐器的形制和材料结构进行全面的保护,他将乐器的结构进行数字化,基于3DMAX 软件对云南单簧管乐器进行了3D建模的工作。

最后他提出: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创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库,前期资源的收集整理最重要。

09民族文化影像库与民族学专业教育民族学学科建设陈学礼

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陈学礼老师对云南大学的民族文化影像库工作做了简单的讲解。他表示该工作计划自2010年到2019年有了阶段性进展,从场地到设备等各方面较完善后,便进行数字化及编目工作,目前为止已对所有的实体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其中内容包括静照、活动影像、活动影像载体、声音、声音资料载体等。在民族文化影像库现有的资料约有10个分类以及无法归类的内容,陈学礼老师对每个分类展开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并说明了其中部分大量的未剪辑素材的重要性。此后,他对影音档案事业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及身为制档人在档案创建时面临的两个情况,即收集现有的内容生产档案和培养一些人从开始就有意识的做拍摄及采录的创建工作。

他提到了民族学专业学生在实施影音档案工作时需要具备的几个意识,以及影像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在现实中的意义——做民族影音工作的终极目标不是做一个民族志电影,更重要的是注重人本身,应强调音乐作为人本身应有的一个元素来做这项工作。

10大理白族房诞仪式中的洞经古乐张海超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副馆长张海超表示,他们在做田野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民族音乐,和研究者相比对于音乐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他以跨境民族白族房诞仪式中的洞经音乐为主题展开了发言。

他就被学术界定义的洞经音乐与村庄中的音乐传承做出了简单说明,并指出:云南四川多地的类似洞经音乐的形式与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张海超馆长同时提及了民间对于洞经音乐的起源、儒道类属等问题上的争论。张海超馆长以费孝通著作《云南三村》中提到的禄村洞经会为例,讲述了人类学角度关注的洞经音乐,表达了洞经音乐与传统乡绅社会同构的观点,说明了传统与现代洞经音乐的不同,同时,张海超馆长认为:人类学角度的研究更加关注于洞经音乐对民间生活的参与和控制。

张海超馆长指出了当下洞经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许多研究只关注著名团体而忽视了其内部的多样性。当下的洞经音乐,其艺术色彩愈发浓重,表演者和组织者更加重视其音乐仪式属性。随后,他展示了部分洞经音乐乐器及房诞仪式现场的图片,讲解了乡间社会洞经音乐的演奏场景及形式、房诞仪式的进行程序等,其中,音乐是贯穿整个仪式过程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

现场演奏云南墨江哈尼族艺人 李应光、卢家发 唢呐吹奏诸位研究者的发言之后,从墨江远道而来的哈尼族音乐家李应光和卢家发表演了《天女散花》《海底捞月》《蜜蜂朝王》等唢呐曲目,并回答了现场观众提问。1985年8月13日上午  墨江县文工团练功室(张兴荣 拍摄)

演奏现场本次工作坊的参会论文主题视野开阔,与会者围绕课题项目、音乐文化结构过程、宗教因素对民族音乐的影响、历史录音收集经验、民间调查、自媒体时代中的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数字化保存研究、教育民族学学科建设、传统仪式音乐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基于本土的在地实践,同时也展现了宏观的跨学科视野。学者们将民族学、文化研究、社会学、哲学、等不同方法纳入到研究之中,从多元角度回应了当代环境下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展现了各高校导师、讲师及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在探索新议题和新方面所具有的学术追求和敏锐的问题意识。

全体参与人员会后合照由于受疫情影响,校方进行出入管制,但仍有很多师生及爱好者远道而来配合校方工作参与本次工作坊,中国音网对在线上和线下关注本次活动的所有人表示衷心感谢。

BOOK本期推荐《张兴荣的云南音乐笔记—澜沧江流域音乐》呈现的是云南最重要的音乐采集者之一 张兴荣教授的录音档案。这部音档制品涉及了约15个民族、16余个县级地点、58余个录音单元,其中资料摘自于张兴荣教授及团队于1985年至2009年间所采录的田野录音。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华韵京东店铺预购。华韵文化|京东店铺

文字:李大宝审核:  温天禹排版:李大宝照片提供:杨世武、杨琛、魏小石中国音网是在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布局之下,由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共同创建的大型公共文化有声数据资源库,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工程。

澜沧江湄公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