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周瑜还是诸葛亮的功劳 真正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周瑜谁的功劳大

赤壁之战是周瑜还是诸葛亮的功劳 真正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周瑜谁的功劳大

网友提问: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谁的功劳更大?

优质回答:

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是火攻取胜的,这场火攻的胜利不但超出了诸葛亮的预料,甚至超出了周瑜的预料,但是火攻曹营的计谋是周瑜这边想出来的,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并且周瑜因为东风起,安排黄盖执行诈降计策,才一把大火烧了曹操。

不过蒋干盗书献与曹操,令其斩了蔡瑁、张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使得曹操大军失去了水战经验丰富的两元大将,否则也不会被火烧了。

后世杜牧有诗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是把功劳算在了周瑜身上,这风可不是诸葛亮什么借东风借来的。

赤壁之战周瑜是整个东吴战场的总指挥,诸葛亮也就是在孙刘联合上面进行了游说,分析了形式,坚定了抗曹的决心,至于什么草船借箭,登坛借风,设计火攻,智激周瑜等等对诸葛亮的美化,完全是艺术加工,并不是真实的赤壁之战情况,所以赤壁之战的功劳八成都应该属于周瑜。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之战中,要说谁的功劳最大,还得要靠事实来说话。一、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战略优势在火攻。而火攻的战略方针是周瑜和诸葛亮同时将方案写在手心不约而同地制订出来的,所以说,论功劳应该是周瑜、诸葛亮各得五分。二、火攻如果没有连环计配套跟上,火攻的威力肯定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杀伤力,曹军也不至于那么兵败如山倒。而连环计是庞统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但庞统当时是周瑜手下的一名谋士,这等之重大的军事谋略肯定应该是在周瑜的认可并批准下指派庞统去执行的,绝对不可能是庞统一人的擅自行动,所以庞统记六分,周瑜记四分。三、周瑜利用群英会借蒋干之手杀掉了曹操手下降将、原刘表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才使得火攻、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困为他俩熟通水战之法,一系列东吴的计谋也都很容易被他俩识破。而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始终没有参与,所以诸葛亮为零分,周瑜得十分。四、苦肉计是黄盖首先提出来的,并立即得周瑜的赞许和认可,并且两人又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这剧苦肉计黄盖得六分,周瑜得四分。五、借东风是诸葛亮一人之功,诸葛亮可得十分。但必须指出,难道东风真的是诸葛亮借来的吗?非也!这是诸葛亮的鬼把戏,他一方面想借此抬高自己,另方面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脱身的机会。因为即使他这一番不摆弄,东风自然也会有的,只是诸葛亮熟知南方气候变化规律而已。六、草船借箭是周瑜、诸葛亮之间勾心斗角的一点小算计,与赤壁之战胜负无关大局,周瑜、诸葛亮谁也无得分可言。

综上所述,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得二十三分,诸葛亮得十五分,庞统得六分,黄盖得六分。所以说,周瑜功劳最大。

其他网友回答

不论正史还是演义都是周瑜更大,

正史赤壁之战没有诸葛亮什么事,唯一有的是凑合孙刘合盟,但孙刘合盟对孙权根本没有用处,有人说没有孙刘合盟,孙权也被曹操灭了,其实错误的观念,曹操除却赤壁之战还有两次打孙权,都打不赢,

何况有周瑜的赤壁更是不可能打赢,所以赤壁没有孙权刘备肯定死,反观没有刘备,孙权可能平吞益州与曹操并分天下,有进一步可能统一天下的可能。

再来演义里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借东南风,正史其实都是假的,曹操不知道南风冬至有东南风,试问久居南方的人谁不知道,这个且不提,就算演义没有孔明借东南风,借箭,演义除了赤壁还是有几次曹操打孙权打输的,那时候没有孔明没有周瑜,

所以不论正史还是演义,刘备没有孙刘合盟必死,孙权没有孙刘合盟,都有可能平吞益州,进一步与曹操争天下可能,

所以赤壁之战周瑜功劳更大,因为有没有刘备孔明都不会输,结果也一样,甚至可能更好。……总结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之战就是周瑜人生的巅峰。

周瑜、程普引军三万,和曹军交战,曹军水土不服、不善水战,初战即败。曹军退回北岸,两军隔河对峙。

主战场上,周瑜听从黄盖火攻的建议,并让黄盖诈降,成功烧毁曹操船只,打破曹操南下的野望。

从赤壁前后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周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是相当清晰的,所以我们应当赞赏他是三国时代一流的指挥官之一,而不是把他列入谋士之中去比高低。

赤壁之战诸葛亮对大局的唯一作用就是促成了孙刘联盟并让孙权下定了决心,而且这也是有周瑜和鲁肃的功劳在里边的。

正史来说压根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些都是罗贯中加上去的。

舌战群儒: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前,诸葛亮曾经作为刘备方面的使节和东吴方面进行面谈,主要是谈双方联盟之事。此事本来在东吴方面就有两派,而且掌握军权的一派本身就主战,另外作为东吴老大的孙权本人也是主战的,所以根本犯不着靠一个诸葛亮来舌战群儒以促使东吴主战,继而进行联盟。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什么舌战群儒的记载。另外单纯看演义中的描写,也根本不符合史载情况。诸葛亮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而东吴方面的张昭等名臣比他都大几十岁,在注重名士和礼节的东汉,诸葛亮本人也是非常守规矩的,断不会那么狂妄无知去玩什么舌战群儒。

诸葛亮借东风:去史载中仔细翻看的话,就会发现,所谓的赤壁之败,主要在于曹操方面本身出了问题。一是水土不服,大量士兵都生病了。二是时间不对,是冬天,天寒地冻,粮草补给都给不上。三是曹军多以北方强大的陆军为主,水军主要是荆州的降兵,在服从和配合程度上还存在生疏。

草船借箭:《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可见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所以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本无法跟周瑜比较功劳!

其他网友回答

赤壁之战,翻阅大量史书,综合起来,得出的结论是:功劳是周瑜的,几乎没有诸葛亮什么事。

首先必须阐明的是,孙刘联盟是真实的,也是双方都需抱团取暖的一个不得已对策。这点《三国志》记载的比较清楚:一是诸葛亮确实去了东吴游说孙权联手抗曹。二是,为了抗曹,孙权确实借荆州南郡给刘备做根据地,因为那时候刘备还是浮萍一片,没有落脚之地。

曹操阵容空前,想一战定江山

再看曹操当时的南征兵力号称83万大军,后来被史学界反复论证一致认为是23万左右。不但数量吓死人,而且豪华阵容令人窒息,毛玠、于禁,张郃、文聘、吕通、徐晃,李典,乐进、夏侯渊,夏侯惇、曹洪、许褚、张辽、蔡瑁、张允、蔡中、蔡和等有点名气的武将都披挂上阵了。谋臣里面,贾诩、程昱、荀攸、陈群、陈矫、董昭等一大堆经天纬地之才都随军献计献策。说白了,曹操是把赤壁之战当成了统一全国的最后一仗来打的。

刘备力量远不如东吴

面对如此庞大的战团,孙权、刘备派出了多少军队呢?《三国志》里只说了孙权”谴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据曹公.” ,没有说刘备,但是根据史学家们的推测,赤壁之战前被曹操打得七零八落,刘备军最多剩一万左右。而东吴民富兵强,就是没有刘备,他照样可以赢下这一仗,当然,长久下去肯定不是曹操对手。

史书找不到刘备有关具体记载

对于赤壁之战,史书都没有记载细节过程,三国志记载的是: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传》(即刘备传),这是《先主传》,却没有写刘备的任何具体数据、人物和战绩。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诸葛亮传》。同样,《诸葛亮传》也未写诸葛亮的谋略与部署。

周瑜火攻速战速决,刘备军队没机会水战

《三国志》多次提到东吴的具体将领名字与具体人数。而对刘备这边什么具体记载都没有,只是说了他们也参加了。其实想想也对,刘备不但没有水军,陆军也就那么点,能干什么呢?当面与曹操水军对峙只能是东吴水兵无疑。其次,曹操那么多军队,周瑜也不可能就派三万兵了事,肯定还有大量预备军垫后,一旦前面败下来,后面的就要顶上去。对于孙刘他们一定会做持久打算。所以,刘备区区万把军队应该就在后线预备队里。没想到,周瑜见面一把火,让曹军一触即溃,幸福来的太突然,孙刘的后联备军都没有机会上场。所以史书也没有什么可记的。但是刘备军队,一直在随时待命,这个应该没错。曹操退回岸上之后,刘备军队与东吴军队再合力追击,这样就很合符逻辑了。

所以说,火烧赤壁,周瑜唱主角无疑,诸葛亮只是打了配合,蜀军功劳主要还是在岸上,那么,战争的主要指挥官,当然就是周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