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文化名人 东北近代历史名人

东北历史文化名人 东北近代历史名人

网友提问:

近现代史上,东北有过哪些文化名人?

优质回答:

李冰冰,赵文卓,付笛生,任静,刘烨,佟大为,杨利伟,赵本山,范伟,潘长江,那英,高秀敏

其他网友回答

要问东北的文化名人,我只推荐一个人:伍连德。

首先必须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文化名人”?

说到“文化名人”,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一系列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知名人士。但其实远远不止这些领域的人。以“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弗朗索瓦·拉伯雷、威廉·莎士比亚和我国的屈原来说,文化名人也包括科学和政治界的名人。

那么伍连德是什么人呢?提起这个名字,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陌生,甚至我的搜狗输入法都不能直接打出他的名字。但可以说,这是一个拯救过东北的人。没有他,就没有东北领土的巩固,就没有东北人口的增加,更没有东北经济文化的振兴,甚至也不会有萧红、迟子建、单田芳、李敖这些令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伍连德

百度百科上这么介绍他: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博士,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可能有人不禁要问:一个祖籍广东台山、于1879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的华人,早年一直在英国学医,能算是东北的文化名人吗?

还真算。伍连德与东北的故事要从1910年说起。说到这个时间点,有一件绝对不能忽略的大事,那就是1910年发生的鼠疫事件。那一年,伍连德被清政府委派至哈尔滨任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一职,此时的他仅是一个年仅31岁的陆军军医学堂医官。《北洋夜行记》的作者金醉在前传中这么描写当时东北的局势:“此时的东三省,就像中国版图上的一处病灶,稍不留神,便要感染全身。哈尔滨,则是这处病灶的核心。”“阳历年前11月初,道外有人感染了“百斯笃”(鼠疫的日语音译),开始死了一两个,只半个月过去,每天死掉十几人,中国人、俄国人都有。”这场在11月9日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席卷整个东北的大鼠疫,持续了6个多月,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在哈尔滨市内,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

6万人放到今天,人口将近1.3亿的东北,看起来可能并不算太扎眼,但在当时人口禁令放开才半个世纪、总人口只有1841万人的东北来说,不可谓不可怕。而伍连德,则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鼠疫中,破除各方阻力,尤其是迷信势力(包括传统的与基督教的),强力推行科学的防疫方法,使鼠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消失——要知道,在清末民智未开的中国,要同时与天灾鼠疫和人祸迷信作斗争,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伍连德在东北采取的具有划时代性的防疫措施,大概可分为四类:1、解剖尸体、确诊鼠疫;2、推广“伍氏口罩”;3、强力推行隔离防疫措施;4、力排众议焚烧感染者尸体。

第一件事,解剖尸体、确诊鼠疫。鼠疫不会主动告诉你它是鼠疫,进行一切防疫工作前提就是确诊。解剖尸体,这件在现代医学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当时“身体毛发受之父母”观念无比强大的中国,却是寸步难行。伍连德到达东北后,顶住旧观念的压力,于12月27日,也就是疫情爆发一个半月之后,与他的助手、陆军军医学堂的学生林家瑞一起,解剖了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性的尸体,通过显微镜观察,当天就发现了鼠疫杆菌,能感染肺部的鼠疫杆菌,从而最终将这次的大规模传染病确诊为鼠疫,打好了一切防疫工作的基础。这是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不但大逆不道,就连官方都不允许。要知道,直到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才公布了关于尸体解剖法规的总统文告,随后颁发了详细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方准许尸体解剖的法律性文件。

↑↑↑伍氏口罩

第二件事,在当时的东北全境推广“伍氏口罩”。什么是“伍氏口罩”?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成本费仅需当时国币2分半钱。后来,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鼠疫研究会上,各国一致赞成采用这种口罩。至今,医务人员仍在使用这种口罩,并称之“伍氏口罩”。在当时医疗设施落后的中国,伍氏口罩利用其简单的构造与低廉的制作成本,阻止了空气中鼠疫病菌的传播,从很大程度上阻断了病菌的传播途径,不可谓战胜鼠疫最关键的一招。

↑↑↑隔离病人的火车车厢

第三件事,强力推行隔离防疫措施。这件在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措施,在当时“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强烈的传统观念面前,显得多么不堪一击。当时推出的具体政策是:“根据病人的情况,伍连德把傅家甸的防疫医院分成了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医处。每天,各区都派出四十多个搜查队,挨家挨户检查,发现有人感染,马上送到对应的防疫医院。和确诊病人接触过的,都要送去隔离观察……然而,隔离治疗却困难重重。没人愿意被关起来,更没人愿意相信,染了病的亲人彻底没救了。”(引自北洋夜行记前传《东北死城(上)》)最终,在伍连德培训起来的防疫警察的严格执法之下,这项政策很不容易地得到了贯彻,是最终防疫成功的制度性因素。

↑↑↑施肇基

第四件事,力排众议焚烧感染者尸体。在中国“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到现在我都看到过推广一系列土葬习俗禁忌的文章),火葬,或者说,焚烧尸体,是非常大逆不道的行为,甚至连当时的清政府都是难以默许的。1910年末农历12月27号,伍连德发电文给举荐他去东北防疫的清朝外务部总长施肇基,请求准许焚烧尸体。施肇基对此回忆道:“当时死亡甚多,无棺木为殓,只有火葬之一法。但风气未开,民间反对甚烈”。经过反复考量,1910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施肇基决定向摄政王载沣请求圣旨。最终,摄政王府连夜发出电报,只有八个字:圣旨,准伍连德所奏。“并附带了一段外务部的训令——查死欲速朽,古有明训,佛法慈悲,不崇火化,特习俗所沿,孝子慈孙不忍出此。今染疫日厉,与其积尸酿灾,殃及全家,祖宗不祀,未能全生者之孝,愈以死者之心,况流毒社会,无所底止,请各属遵照实行,并苦口演说。摄政王载沣已经预料到,这把火一旦点燃,将惊世骇俗。此举已远远超出医学防疫领域,不但东北人,中国人,全世界都盯着伍连德。”(引自北洋夜行记前传《东北死城(下)》)

通过这四件事,伍连德最终彻底控制住了东北的鼠疫。1911年3月1日,哈尔滨官方记录了最后一个鼠疫死亡病例。到了3月底,东北各地都没再出现新的死亡报告。4月3日,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召开,有11个国家的医生参加。施肇基作为大清国特使出席,伍连德出任会议主席。这是大清历史上第一次召开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也是最后一次。1935年,伍连德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华人。

可以说,伍连德就是东北的张居正。区别在于,张居正虽成功地给明朝续了命,但他的政治遗产却在死后被毁灭殆尽;而伍连德作为医生、防疫专家,其科研成果与防疫政策,在那个时代一穷二白的中国,都变成了重要的文化财富,一度领先于世界,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其坚毅勇敢的性格与为民服务的思想,直到今天都是改革创新必不可少的宝贵精神。就这件事来说,伍连德可谓东北人的再生父母;其科研防疫的思想理念,也使他无愧于东北“文化名人”的称号。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唤起人类对即将遗忘的重要文明成果的回忆,那么我就谨以此文,在回答东北文化名人这个问题的同时,唤起大家对于这样一个不为人知但又不可或缺的伟大科学家的崇敬之心吧。

本文所有图片和引用均来自于百度百科、易富贤的博客以及微信公众号“魔宙”。

其他网友回答

伍连德,杨靖宇,杨子荣。

其他网友回答

纠正一下,文化名人不是政治名人,不要混作一谈。另外,文艺名星也不是文化名人,也不能混作一谈。回答的人很多,但认真答的寥寥。东北受地域文化影响,文化名家有但非主流。真的是乏善可陈啊。郎郎应该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