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时期的王振 明英宗为什么给王振立碑

明英宗时期的王振 明英宗为什么给王振立碑

网友提问:

王振唆使明英宗,促成土木堡之变,王振是如何获得明英宗宠信的?

优质回答:

王振,明朝蔚州人氏,汉族人。幼时就很喜欢看书,成人后,自己把自己阉割后进宫。王振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刚到成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乡里小有名气的秀才了。

但是以后的考试中,都是名绝孙山。他感觉到通过读书这条路太艰辛。但是,为了光宗耀祖,他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那就是进宫做太监。由于他生的眉清目秀,而且又是秀才,很快就被送到宫中了。

刚到宫中,他被命令负责在内书堂教小太监读书。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聪明伶俐,而且还有书生气,引起了一个人注意,他就是明英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感觉王振的人品和才学不错,就让他陪伴太子读书。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要说如何获得明英宗信任的话,简单来说就是王振在明英宗朱祁镇小的时候(9岁),就一直伺候朱祁镇,那个时候朱祁镇小孩心性(相信放到现在大部分人也都这样),天天对着的不是老头(三杨),就是一帮大老粗。

放在这个年纪,你和他讨论国家大事,估计是没什么兴趣的,反倒是王振伺候明英宗,伺候的很好,明英宗逐渐对王振有了感情(不是那方面的感情,正常的感情)。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大臣们都对明英宗保持着一定距离,这个仆人却天天和明英宗在一起,换了你是半大的孩子,你会不宠信这人么?

话说回来了,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深究一下,王振是通过什么手段掌权的。

这里面值得说几个点:朱棣、张太后、隐忍。

首先是朱棣,这哥们在历史的帝王中,也算是伟大帝王之列的。但是公布了一个制度却不算好:地方教育官员,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可以来首都谋职——当太监。

王振在教育系统的工作是不行的,对自己下狠手是可以的,仔细想了想以后,觉得以后在教育系统肯定没什么前途了,干脆自己阉割了自己,进首都当太监了。

其他大部分的太监,基本上都没什么文化,王振好歹教育系统出身,文化水平在太监群里也算是出类拔萃。

所以明英宗的老爹宣宗皇帝,让王振去伺候太子明英宗。这两个人就走到一块了。

然后是张太后。王振在获得了英宗信任不久后,英宗的老爹宣宗就对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英宗启用了一些“自己人”,毕竟这个世界谁都喜欢自己人。

也是王振便当上了司礼监太监——明朝权利最大的太监。

王振的机会来了,这哥们开始有了培植自己党羽的苗头,而且初见成效。这个时候张太后看不下去了,把王振叫来说王振乱权,要砍了他,英宗求情,五大老求情(宣宗留下来的五个辅命大臣),这样王振才免于一死。

但是被张太后吓唬了一下以后,王振的确收敛了很多,至少张太后活着的时候王振不敢怎么样——拼实力拼不过张太后,那就只能拼谁活的时间长了。

王振活的时间长。

隐忍

这是王振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是宫里权利最大的太监,但是什么事情都处处隐忍,和三杨搞的关系很好(天天跟哈巴狗一样),让几个人对王振完全没有了戒备(三杨都在的时候,王振还不敢怎么样)。

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杨荣病死,杨士奇辞职,杨溥老态龙钟,还能活几年都不好说。

没了三杨,没了张太后,没人能对王振有所限制了,加上皇帝对王振的信任,从此王振一飞冲天。

接下来便有了各种奇葩,各种让人愤恨的事,以及明朝最大的耻辱——土木堡之变。

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主要原因起源于宣宗时期的内书堂,太监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且从小是朱祁镇的玩伴(铁哥们),又特别会琢磨英宗心思,就如后来的刘瑾魏忠贤等

其他网友回答

王振应该说算一个读书人,他是河北蔚县人,考中过秀才,后来考中了举人。在古代社会,举人已经是非常难考中的,看一下《范进中举》就知道了。考中举人的王振被分到一个小地方当学官。不甘于现状的王振又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能力考取进士从而入仕,只能铤而走险,自阉入宫。入宫后,皇帝把他分给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从此因为王振会拍马溜须,加之也确实有点学问,你想,举人的水平在宫外虽然一般,但在公里那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啊,朱祁镇有什么疑难问题,只能请教于他,天天接触的,自然容易取得亲近,一来二去的王振逐渐让明英宗越来越离不开他了,等明英宗登基后,王振更是如鱼得水,慢慢的在后宫中权力越来越大,英宗也越来越信任他,终于有了以后的“土木堡之变”了。信任太监,是整个明朝时期的通病,不是哪一个时代独有的,因为皇帝不相信大臣,利用宦官制约文管集团,这也是明朝的特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