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德之贼也原文 乡愿德之贼也翻译

乡愿德之贼也原文 乡愿德之贼也翻译

乡愿德之贼也原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其出处为《论语》阳货篇。

乡愿德之贼也翻译

意思是:不分是非的老好人, 是道德的破坏者。

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贼”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德之贼”是道德败坏的意思。

那么,“乡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孟子对“乡愿”作过解释:“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原来“乡愿”是指具有某种不良人品的人。这种人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一脑子坏思想,是个欺世盗名的家伙。孔子斥责这样的人,是与他强调做人要注重“仁”和“礼”的统一是一致的。

乡愿得贼文言文译文?

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②。”

【注释】①乡愿:乡里多数人认为是忠厚之人。这种人貌似好人,实为与流俗合污以取媚于世的伪善者。愿,忠厚。②贼:毁坏,败坏。

【翻译】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论语中乡望道之贼也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没有乡望道之贼的经文。但有一章经文和其相似。

论语阳货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说: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损害道德的人。

孔子所指的乡愿,是指那些看似忠厚老实,但是没有一点道德原则,是非标准,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德之贼是指败坏道德的人。

论语,乡愿,德之贼也。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意思是:

孔子说:“所谓‘乡愿’,是败坏道德的人。”

愿,谨厚,老实。

贼:败坏,侵害,危害。

“乡愿”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谁也不得罪的“谨厚老实”的“老好人”,他们伪善欺世,处处讨好,只想在乡里中博得人们称道。孔子尖锐地指出:这种“乡愿”,言行不符,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乃德之“贼”,世人对之不可不辨。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对乡人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其实他们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所以全然成为危害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