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未能统一三国的根本原因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全国

曹操未能统一三国的根本原因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全国

网友提问: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

优质回答: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

曹操没有统一三国,原因很多,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下列三大因素:

1、 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丧失时机

从黄巾起义开始,曹操就敏锐地发现乱世到来,及时招兵买马、吸引人才,从而逐步抓住机遇,使自己发展壮大起来。

曹操在平袁术、灭吕布、降张绣后,迎来了和袁绍的决战。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事生涯的颠峰,曹操借此平定河北,然后乘胜征乌丸、定辽东,基本统一了北方。随后,南征荆州,刘琮投降,荆州唾手而得。曹操集团的势力发展也达到了颠峰。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从此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分析,曹操的赤壁之败以及由此引发的未能统一天下,首要原因就是曹操集团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曹刘孙三大集团,孙刘其实都有清晰的战略规划:

孙权集团里,鲁肃比诸葛亮早七年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坐稳江东、第二步取荆州、第三步北伐。

刘备集团里,就是闻名千年的隆中对了。诸葛亮给身如浮萍的刘备规划了先“三分天下”再统一的战略构想,并给出了清晰的战略步骤:先取荆州立足,再图益州,然后等待合适时机,从荆州和秦川出击,打败曹操集团,最后灭吴。并明确指出,在曹操集团被消灭以前,孙权集团由于占据地利等综合优势,只能作为盟友而不能作为对手。

而曹操集团呢?好像从来没有谁给出过清晰的战略规划,就是号称诸葛亮出山前最聪明的郭嘉,也没给曹操规划过任何的战略。曹操集团的众谋士们和曹操自己,只是在具体战役上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打赢每一场战争。

曹操集团对于对手,是哪个好消灭就先消灭哪个,打一个算一个,至于先打谁后打谁,按照什么样的路线图打,曹操似乎没有考虑过,众谋士们也没提出过……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诸葛亮和周瑜都对孙权说过,这里不赘述。这里只强调一点,曹操取荆州以后,曹操对孙权的实力估算不足,对孙刘联合形成的合力估算不足。因为估计不足,所以看似偶然的失败里有必然的因素,也就是说,没有东南风,曹操同样不一定打得赢!就像没有乌巢,曹操也能打赢官渡一样。

假如,曹操占领荆州后,不打赤壁之战,而是重新从战略高度规划一下,也许有机会统一天下(因为那时没有三国,有的是群雄割据)。

其一,先不打孙权,对孙权采取守势。因为诸葛亮都看出来,孙权集团是仅次于曹操集团的二号存在,曹操打赤壁,相当于提前决战。如果不打赤壁,让决战后延,成功率会更高点。

其二,用赤壁阵亡的兵力的一半守荆州,一方面看住孙权,另一方面扼住刘备图川的咽喉,不让刘备进川,哪来的三国?

其三,集中主力先打西凉马腾韩遂。赤壁之战前,曹操只是统一了北方大部,但是西北的关中地区还在马腾韩遂的掌控之中,并且时时对曹操的后方形成威胁。先平定马腾韩遂,既可以稳定后方,也可以“得陇望蜀”。而曹操平定马腾韩遂是有把握的。因为关中平原非常适合曹操的北方军队作战,西凉军的军力也许强过曹操的军队,但智力层次远低于曹操集团,曹操完全可以把西凉变成第二个官渡。

其四,平定西凉后,从关中南征,先取汉中张鲁。张鲁虽然也占有地利,但张鲁集团的人才总体能力要远弱于孙权,曹操打张鲁至少比打孙权要容易一点。

其五,取了汉中以后,再打成都,消灭刘璋集团。诸葛亮说了,刘璋暗弱,比袁绍都不如,又如何能抵挡住曹操?

其六,曹操取得汉中巴蜀以后,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与荆州合兵剿灭孙权、刘备,则天下基本也就一统了。

这个“事后诸葛亮”的战略,从曹操前面的经验和曹操后面的实践来看,都是可行的。

曹操前面,就是战国时代,秦国先定巴蜀,然后自上游顺江而下伐楚,白起就是这么发起的鄢郢之战,动摇了楚国的根基,逼着楚国把都城迁到寿春。

曹操后面,司马昭和司马炎也是这么做的,司马昭先从汉中到成都先灭蜀,然后司马炎用王濬从上游顺江而下,轻松灭吴。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的诗:说的就是这个事。

这个“事后诸葛亮”的规划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规划正好相反,也可以叫“反隆中对”规划。如果曹操真的能这么做,统一是大概率事件。

2、 缺乏足够的综合国力,无力统一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以后的天下形势就按诸葛亮的“隆中对”思路走了,要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也是有机会成功的。

三国鼎立之势一成,曹操也做过努力。对东吴采取了守势,而对刘备集团则采取了攻势。先消灭了马腾马超集团,将西北收归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后南下伐蜀,首攻就是汉中,不费多大劲就占领汉中。

但汉中是成都的咽喉,刘备势在必夺。刘备利用曹操回兵平叛的机会,率领精锐打下汉中,并斩了曹操股肱兄弟夏侯渊,此后,通过与曹操对峙,曹操没有坚持住,汉中全境归了刘备,刘备自称“汉中王”。

而曹操也“得陇不望蜀”了,其实这时的曹操已经无力灭蜀了。

回头看,假使当年曹操不打赤壁之战,而是占据荆州,挡住刘备的入川步伐。那么曹操占领汉中后,刘璋敢来打吗?即使打也打不赢,相反,曹操却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刘璋夺取益州。

如果这样,“反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不是就成功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战争看起来是统帅与战将的较量,实际上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

曹操经过赤壁惨败,然后又和马超打了一架,接着又打汉中,连续的战争,使曹占区的国力消耗巨大。

首先就是兵员补充困难。人不是韭菜,割了马上长出来。死一个人再补充一个人,需要15-20年时间。而当时北方,由于常年的战乱,人口锐减。

曹操自已的诗《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反映了当时的人口锐减真相,董卓以来,因为战乱,中原地区的人口锐减达90%。而中原地区可是曹操的地盘。

《晋书》卷14《地理志》载:“至桓帝永寿三年(157),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晋书》又载:“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人口从汉末5648万到晋初1616万,人口锐减了70%多。人员少,兵员补充不上,战争就难以持续。

其次,是钱。钱是军晌,曹操挖坟墓发军晌是尽人皆知了,曹操也是盗墓贼的鼻祖,摸金校尉就是他老人家发明的。

其三,是粮的问题。除了钱以外,更重要是粮草。因为人口锐减,没有那么多的人种田,大量的土地撂荒,粮食供应不足。曹操杀杨修也是因为军粮不足想退兵,被杨修参透而借口杀的。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想出了屯田计,一开始是民屯,就是以民为主,但依然跟不上军用,后来曹操实行了军屯,60个兵士为一营,军人自己种地解决军粮问题。

军屯其实说明,曹魏的粮食生产不支持长期战争。

人、钱、粮是综合国力,三国鼎立时,三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都不支持长期战争,曹操集团也不例外。所以,三国一鼎立,曹操就没有能力统一天下了。

3、 三国鼎立后形成制衡,无法统一

当刘备在巴蜀、汉中站稳跟基后,三个集团其实就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关系:

魏强,则吴蜀联合抗魏,赤壁之战是最好的经验,后来鲁肃和诸葛亮都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政策。

蜀强,则吴魏从“对手”变成“朋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孙权毫不犹豫派吕蒙白衣渡江,从背后袭取荆州并斩杀关羽,削弱了刘备崛起的势头。

刘备伐吴时,孙权马上放下身段,送表给曹操称臣。

三国因为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关系,曹操再英雄,也分身乏术,无法两边应付。统一三国的步伐只能被迫延迟。

而要打破这个均衡,就必须先削弱一国,然后灭之,当三国变成两国时,再决战!

积极进取的刘备与诸葛亮,率先让蜀国自我削弱起来。先是刘备破坏孙刘联盟,倾举国之兵伐吴,被陆逊打败,全军覆没,蜀汉变成最弱一极。

其后,诸葛亮五次北伐,也耗尽了蜀汉国力。

再后,姜维也数次北伐,蜀汉彻底淘空。

所以,当蜀汉如同刚做完化疗的病人、还没来得及恢复时,邓艾轻轻一推,蜀汉就先倒了……

均衡被打破,“吴宫花草”也只能“埋幽径”了……

只不过,一代奸雄曹操没等到这一刻,但他的后代等到了,只是那时的江山社稷已经不姓曹而姓司马了……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本来有实力统一天下,他统帅百万雄兵剑指东吴,他先后收降水军都督察瑁和张允,有了熟悉水战的都督,整个赤壁江面布满了曹军战船,大有踏平东吴威猛气势,整个东吴处在惊恐万状态,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力劝孙权降曹,以武将为头的都督周瑜主战,此时的刘备派诸葛亮前往东吴组成联军共同抗曹,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功说服孙权共同商量退敌计策,周瑜问诸葛亮如何破曹,诸葛亮笑着说:“都督和我同写破曹之计在手心”于是他们同时打开手掌,两人手心就一个字“火”欲破曹操需用火攻,然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有曹操的两人水军都督是周瑜想除掉的心腹大患,件件大事压得周瑜喘不过气来,一下病倒了,鲁肃见周瑜病倒着急万分,找到诸葛亮商义对策,诸葛亮不慌不忙说:我能医好公瑾的病,孔明见周公瑾只说了一句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下从床上跳下来说:先生可借的东风?孔明答应:“农历隆冬甲子之时可以借来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助公瑾破曹”周瑜大喜过望,于是立即升帐准备商量具体事项,刚好信使来报:“有位自称是公瑾同窗的叫将干的要来拜访都督”公瑾一听笑道:“要破曹军全靠此人,公瑾谋划一番,分呼下去,把将干请进来”将干拜见公瑾,公瑾开头就问:“如果将兄是来为曹操作说客,就休怪兄弟我反脸不认人,如不是就请兄台等我议完事后再叙叙旧”此时三朝老蒋军黄盖站出来分析了东吴军队十来万军队和曹操百万雄师对抗,无非是以卵击石,所以他力劝孙权早降曹操,可避免江东父老生灵涂炭,周瑜勃然大怒说“今天不看在你往日有功的份上,定治你一个扰乱军心的死罪,来人,给我重打两百军棍””众将领都跪求公瑾饶恕黄盖之过,公瑾道:“有谁再求情一同论罪”黄盖破口大骂:“周瑜小儿,你不知天高地厚,江东早晚毁在你手里”可怜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昏迷不醒,怒气冲冲的周瑜罚完黄盖后拉着将干的手回到寝室一起喝酒,酒过三循周瑜大罪,此时江北送来密信求见都督,周瑜接过密信随便放桌上就和将干同床睡着了,三更半夜将干起来了偷看密信,远来是蔡瑁和张允私通东吴的罪证,事关重大,将干也顾不上读书人的脸面,偷带书信来见曹操,曹操最大缺点是疑心重,果然一怒之下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事后醒悟过来是中离间计已难挽回,失去了熟悉水战都督蔡瑁和张允后,曹操正为难,突然有高士庞统(凤雏)先生求见曹操,受到曹操重礼款待,庞统献上连环计,教曹操把战船用铁鏈栓住成一整体,方便战马奔跑杀敌,曹操采用了庞统的连环计把船锁紧,只等战争打响,此时黄盖托人带信给曹操,约定隆冬甲子日带二十多艘战船来降,粗心大意的曹操也没疑心黄盖来降有诈,一场轰烈烈的火烧赤壁拉开序幕,三国鼎立就此形成,曹操也痛失了统一天下的最好良机。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曹操忠君思想,当时汉朝,还没到灭亡的时候,在各路诸侯中,还是一国汉。虽割据的三股势力,也不具备称帝条件。曹操兵强马壮,谋将众多,还有蜀汉和东吴,消灭他们还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这还不如携天子而令诸侯,和做皇帝本质上区别不大。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因为赤壁之战失败,形成了三国的局面,东吴联手,强过曹操势力,所以没有能力统一三国。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这个问题如果表述精确的话,应该是说曹操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因为曹操死后,蜀汉和孙吴才立国。明确的三国混战是在曹丕、刘备和孙权间展开。

但曹操在生没能统一天下,把未竟的事业交到儿子手里才完成,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我这里浅谈下个人意见。

一、政治约束。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一着好棋:打着汉室正统名义号令天下,师出有名。

但这也成为了阿瞒的约束。明面上他也不能自立门户、自行其是。凡事要以汉室名义,朝中大臣也以汉臣自居,曹操供养、笼络这批人需要很多精力,束手束脚。

像荀彧,跟随他多年,但当曹操篡心外露,他也与之决裂。

所以,鄙见认为,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上,也颇受其制。

二、南下受阻。

曹操的主要地盘在长江以北,他也不是没想过涉江而下。

他也这么做了。结果,赤壁一战,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很难再来一次,毕竟物力人为损耗也不是小事。

直到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两军相持月余,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三、天不假年

南征不利,此后曹操把精力放在汉中。同时,他还觑时机进行襄樊大战。

正好孙刘联盟破灭,孙权灭关羽,夺还荆州,并向曹操称臣。

当此形势大好之际,曹操却走到了人生终点。公元220年,曹操逝世,统一事业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