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没有摧毁唐朝 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强大

安史之乱没有摧毁唐朝 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强大

网友提问: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什么毫无还手之力,长安很快被攻破?

优质回答:

导入语:盛极而衰虽然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但是人们内心里还是会有所遗憾。

唐朝建立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唐玄宗时期达到极盛状态。然而这种极盛却因为一场安史之乱熄火了,让唐朝开始走向下坡路,直到灭亡。

安史之乱何以让强大的唐朝招架不住?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兵制问题,唐朝初年承续隋制,采用府兵制,但是随着均田制的破坏,以及唐朝对外军事战争频率的加剧,府兵制满足不了唐朝军事需求,故而唐玄宗推行募兵制。然募兵制对财政要求很大,唐玄宗不堪重负后将募兵的权力下放给各镇节度使。

2、吏治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唐玄宗执政初期选贤任能,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然而他晚年怠政后,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外戚、宦官、大臣,乃至太子等都矛盾丛丛,加上奸臣当道,官员贪污腐败日趋严重,这些都削弱了唐朝朝廷的力量。

3、节度使任职制度问题,唐玄宗最初设节度使时还知道时不时给大家伙换下岗,杜绝某个节度使因为长期在一地任职,进而导致尾大不掉的局面发生,偏偏到安禄山这里,唐玄宗却不让他换岗。

4、土地兼并问题,这是封建王朝都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让历代王朝头疼的问题,土地兼并在唐玄宗时期不断加剧,造成大量的自耕农丧失土地,甚至成为流民,这对于唐朝的整体实力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5、唐玄宗个人问题,溯本归源,一切问题的核心在于唐玄宗本人身上,倘若他不过分宠信安禄山,一而再再而三给他加权柄,却又不加制衡,想当然的认为安禄山不会对不起他。

结语:时也命也?历史总是让我们充满了遗憾,却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参考文献:《新唐书》

其他网友回答

当时的唐朝并不是完全无还手之力,而安禄山的反叛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击破唐朝的内地州县,其实原因有很多。

府兵制被破坏

唐朝一直以来的兵制是沿承自西魏,北周的府兵制,而府兵制的基础则是均田制,到了唐朝中期,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变成了无地农民或者是佃农,因此唐朝军队的组成力量府兵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了保证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唐玄宗开始招募“健儿”,也就是职业兵,实行了募兵制,招募的职业兵虽然战力强,可是由于实行节度使的关系,这些职业兵逐渐变成了节度使的私兵,像唐朝名将王忠嗣甚至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手下有二十多万兵力,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有兵力十八万多。

兵力布防外重内轻

唐朝的兵力从前期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了外重内轻,天宝年间唐朝的国防兵力总数为49万,而中央军的兵力不过十二万,边防军的数量和战斗力远远超过中央军。

当安禄山反叛的时候,唐朝政府要面对的不仅是强悍的边防军,还有跟着安禄山的胡人部族,内地许久未经战事,中央军一触即溃便是必然的了。

唐玄宗的个人问题

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时候,唐玄宗并不相信,直到叛军已经逼近潼关,唐玄宗才觉不妙,于是他派出了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平定叛乱,然而因为封,高二将坚守城池不去迎战,引得唐玄宗大怒,再加上宦官的撺掇,怒斩二将而委派哥舒翰为将。

哥舒翰坐拥二十万大军,唐玄宗却是个急性子,他连连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战,哥舒翰无奈率军出城,结果在灵宝遭到伏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本人也被俘,唐朝精锐的部队损失大半,最后就只能调动西北边防军前来平叛了。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安史之乱的时间正好是,唐朝有盛转衰的那个时间点。再加上,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迫害武将。唐太宗不理朝政,再加上安禄山贿赂朝中大臣做内应,战场武将临阵倒戈,哪有不败的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军械不行

其他网友回答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专横独断。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藉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