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包拯 包拯在戏曲中形象

正史中的包拯 包拯在戏曲中形象

网友提问:

包拯在野史,戏曲中经常出现,怎么正史记载很少?正史有哪些记载?

优质回答:

正史在评价上,多为封建统治者美言,编造的多,可信度极微。野史虽也有编造,但反映了民间的愿望。

其他网友回答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及第,但“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徘不忍去,里终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包拯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枢密院是宋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包拯为官清廉、刚正无私、嫉恶如仇、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

所以在包拯去世后,人们采取多种形式缅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拯的原型被不断丰富,甚至被神化,使得包拯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角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宋史》记载,包拯曾在天长县审理过割牛舌的案件,其情节极为简单,仅有寥寥几十字,后来经过民众发挥编程割牛舌的故事,甚至在明代小说《龙图公案》中虚构为有神人相助,洋洋洒洒写了600多字。

包拯自律廉洁、清正简朴,《宋史》记述:“(包拯)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这说的是包拯在端州做知州的时候,十分清廉,他的前任们大多在进贡端砚时,取十数倍送给权贵,而包却不取一砚。后来民众将这个事情发挥为包拯卸任离开时,将所送至烟扔掉,掷砚处化为砚洲,包砚之黄布变成黄布沙。

包拯关注民生、体恤民情、曾上书宋仁宗“少留圣意,大缓吾民,以安天下”,历史上的包拯并没有去陈州放粮,而只是为闹灾荒的陈州上了一道“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的奏章,在后来的民间戏曲、小说中,这被演化为包拯亲去陈州放粮的故事。

还有一些关于包拯的故事,其实是将其他历史史实张冠李戴到了包拯身上。比如《风俗演义》中记载,西汉时期,郡守黄霸曾巧断二妇争子案,至元代民众却将其传说为包公断案,并编入元杂剧《灰阐记》中。

广为人熟知的《铡美案》中,包拯不畏强权,怒铡陈世美,“其实据有关人考证,湖光荆州寒儒陈世美的原型,是清顺治二十年乙科进士湖北均州人陈年谷”。《明史》中记载,明成祖亲判明寺僧残杀妇人的案件,后来民众也将其改编为包拯所判等。

包公传说的过程不断吸收其他清官的形象,从而塑造包拯的艺术角色。赵景深先生曾说过:“包公就是钱和、黄霸、张咏、周新、刘奕、滕大尹、向敏中、李若水、许进扥那个人,不过是一个吸收传说的人罢了。”

当然,还有一些是对包拯形象的想象和杜撰。即将一些与包拯毫无相关的历史事实改编城包拯判案,或民众自发想象的案件,并且赋予包拯通鬼神的能力。如《宋史·后妃传》中记述,皇后刘氏将侍女所生之子视为己出,刘后去世后,仁宗获知真相,追封其生母李妃为太后,与刘后地位平等。而在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将其改编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包拯扮阎王,设地府,亲审太监郭槐,致使真相大白,仁宗母子团聚。

包拯的形象,实际上是经过数十代人民丰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在整个过程中,包拯逐渐由一个普通人上升为圣人乃至神明,这是包拯形象神化的过程。而关于包拯的,其实正史野史的记载的都不多,大部分都属于文学艺术的加工和民间故事相传。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艺术演译和浪漫的夸张,是古为中用的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真是的包拯是这样的,别被野史和电视剧欺骗了我!

包拯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清官。后人们对包拯能够熟悉,与戏剧和电视剧有很大的关系。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这时候的包拯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无论是后人还是史书,对包拯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在戏曲中,包拯是黑脸,代表了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与戏曲中的包拯一样,历史上的包拯同样如此。宋仁宗赵祯对包拯有这样的评价:“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可以说历史上的包拯是忠孝两全的楷模。

电视和和戏曲中的包拯是对人们影响深刻的,大部分80、90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电视剧。小时候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电视剧是非常害怕的,不过在剧中的包拯是断案如神,无论是什么样的案子,包拯都会立即破案。在电视剧中出现了狸猫换太子,这表明了当时的包拯不畏强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包拯。

包拯长大之后寒窗苦读,到了天圣五年,包拯考中了进士。这时候的包拯已经快要到而立之年了。不过这时候的包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中了进士之后,包拯走入了仕途。刚刚走入仕途的包拯官职不大,但是最终的他做到了北宋的监察御史,这个职位就是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权力大。

电视剧中的包拯是黑脸的,其次在戏剧中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包拯真的是黑脸。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的包拯并不是黑脸。无论是戏剧还是电视剧中的包拯,无非也是因为后世的追捧,人物的神话而导致的戏剧化渲染。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包拯是非常幸运的,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伯乐。此人就是宋仁宗赵桢。假如没有宋仁宗的鼎立支持,那么包拯在处理案件时会遇到很多麻烦。当初包拯中了进士之后,在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从此包拯就走入了仕途。宋朝是崇文抑武的,包拯这样的官肯定是吃香的。在江西永修县做了十年的“一把手”,包拯被调往了京城。这时候的包拯已经快要到中年了。可是到了京城之后,包拯不懂得为官的潜规则,处处受到了排挤。当时的朝堂大臣都会贿赂官员,贿赂官员的金银珠宝是数不胜数的,这样的情况下包拯看到了破绽所在。

包拯破除了这个多年的潜规则,这是包拯在官场中的第一次大显身手。正是因为此次事件,让包拯得到了宋仁宗的重用,毕竟当时的环境下,包拯这样的官员是非常难得的。虽然宋仁宗提拔了包拯,可是在这样的事件中,包拯是得罪了很多人的。

当时的朝堂中,出现了很多权贵,这些人大部分都有违反宋朝律法的地方。那么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根本容不下这样的人存在。根据当时的朝政,包拯制定了很多策略,包拯身为监察御史,对违反朝堂律法的人丝毫没有留情。包拯对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监察权,就要弹劾。

这样的包拯是后人们鲜为人知的,根据统计,包拯还有更厉害的事。包拯担任监察御史时,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朝堂要臣,是手握大权的人物。包拯最厉害的就是曾经七次反复的弹劾了尚书兵部郎中致仕王逵。这样的刚正不阿,在历朝历代的官员中都是非常少见的。

电视剧和戏曲中没有说到的还有包拯对宋仁宗都不惧怕。作为监察御史,包拯经常弹劾官员,甚至是为此与宋仁宗展开了辩论,刚正不阿的包拯根本不惧怕宋仁宗,每次都是据理力争。包拯甚至是做了一件诛灭九族的事。

为了争论,包拯曾经将吐沫吐到了宋仁宗身上。放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夷灭九族了。史书对此记载为:“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人物被美化,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公平的向往,既然是戏剧艺朮。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不必信以为真。苛求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