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为何不算明朝 南明还算明朝吗

南明为何不算明朝 南明还算明朝吗

网友提问:

南明政权算不算明朝?

优质回答:

南明不能算明朝,其原因有二:

(1)南明存在的39年,是不断逃往、内斗割据没有统一皇帝的残余力量

除了朱由菘的弘光皇帝,因为在南京有较为完整的“配套班子”外,其他都没有获得统一认可。朱棣北迁后,仍然将南京作为首都之一,所以属于“双京制”。在南京留下一套完整的除了内阁外的完整班子儿。因此,在南京称帝的朱由菘有一定的法理基础。

但当时的明朝大臣们连皇帝都不再忠诚,更何况一个“福王”。要知道,嘉靖作为藩王称帝都需要许多程序,朱由菘登基后,其他地方的权臣各自为政,对其号令并不遵从。

(2)首都被占领、皇帝被杀,你又没有重新打回北京,还没有一个固定统治区,就因为你姓朱,带着一群只为自己利益而奋斗、而内斗的人就能称朝廷了吗

首都占领、皇帝被杀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政权被灭亡了。但如果,你能够重新打回首都自然不会被政权被灭亡。可惜的是南明政权没有,连像东晋、南宋这样的“政权”资格都不够,不断地南逃西迁。

南明的永历皇帝,从两广逃往西南再逃到缅甸,其情形类似于赵构不断逃亡。但问题是,人家赵构被人称为“南宋”,那是因为人家有统一的行政管理区域、有完整的经济和法律施行过程,请问,南明各政权有什么?

唯一有这些条件的就是郑明。但问题是郑经,但郑经是朱家的皇帝吗?挂着朱家的名号儿自娱自乐而已。

(3)算不算明朝,那是后人的评价。时人将南明作为明朝是完全正常的,后人将其算作就有问题了

当清军来到南方后,曾经作为朝廷的代表的藩王、各级官吏在老百姓和军人眼中就是朝廷、就是明朝,当然会为了明朝而战。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清军所过路线的老百姓,在当时都会为了明朝而战。因为,这时当时的人当时的环境当时思想水平决定了,必须要这么做、必然会这么做。

“算不算明朝”则是我们后人站在历史角度去评价。对于对历史没有偏见的人来说,南明不是明朝,连延续资格都没有,只能被称作“残明政权”或“明朝抵抗势力”。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问的有点深度,也值得去辩论。毕竟理越辩越明。下面讲下个人的见解,以图抛砖引玉。

个人认为:从明朝自身角度来说,南明应该算明朝自身的历史之内。但不能做一个正统王朝记入一国之历史内。一国的历史,不是某个势力自说自话的结果,历史不仅由强者来书写,更是统筹兼顾、突出正统,并经公众优选后的结果。誓若元朝失败遁逃至北漠,变成了北元政权,从元朝自身来说,北元无疑是元朝正统的延续。但做为夺得国家大部分控制权的明朝肯定不会这么认为,明朝会认为,北元虽是元朝的延续,但这种延续不过是元庭自身系统的繁衍结果,而不是国家层面系统的繁衍结果,因为元朝自身已失去了对国家层面的控制能力。北元是元朝的后代,这个不假。但不再是代表国家层面上的正统。而刚得到对国家层面控制权的明朝才是正统,明朝势力系统繁衍出来的后代才是这个国家的正统。当然前提是,明朝还掌控着对国家层面系统的控制力。

国家层面系统的控制权即正统性,归根结底是由对中华文化的控制权最大的势力来承担(历史从表面上看,是政自控制史即政自史;实际上从底层内核上看,是对中华文化的控制史即文化史)。毫无疑问,明朝是公认的国家层面系统的主要控制者,也就是正统的统冶者,这点想必北元统冶者心里也是明白的,不过嘴上不会承认罢了。

还有一个要说的就是,正统的排他性。一个国家之內可以由许多势力构成,但正统代表就只能有一个。人类社会也象动物界一样,雄狮、雄猴可以有很多,但狮王、猴王在某一时间段内,只能是由一只雄狮或雄猴去承担。这就是所谓的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事实上,二虎宿一山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先决斗出个虎王来才能共存。所以,许多势力可以共存于国家之内,但只可有一个是代表正统的国家势力,其他势力必须降为地方势力去迎合这种绝对排他性的系统。

至于,以本朝年号是否存在,自身政自系统是否健全,有没有合法的继承性,占据多大的地盘等因素,都不足以来表征对国家层面的文化控制权即正统性。历史上,地方割据势力胡乱称帝者多了,政自系统和年号也健全的很,啥都有,地盘也有大有小,难道都认为是正统的王朝?那历史书不知道要厚了多少倍!年号,政自系统,称帝、地盘不过是自身政自系统的一个表征而已,属于自说自话,得不到全民的承认还是白搭。而要得到全民的公认,重要的表征是占领中华文化这个制高点。清人入关后,当初就以”剃发易服”等满族文化来占领中华文化的制高点,就是这个道理。

军事征服只是表面的征服,文化的征服才是确立全民公认的王道。当初清人用了很多残酷的手段,最终还是假借”为明复仇”这种极具欺骗性的口号之巧劲,才得以侥幸成功的。满族文化想在整体上对中华文化进行大换血,是根本成功不了的。这一点,清人一入关,就马上恍然大悟了。闹到最后,满族文化也只有在臣从于中华文化之后,大治方定,国家才能进入和平安定、建设生产的正常状态。所以,南明仅是明朝自身系统繁衍的结果,在明朝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控制权后,即便在暗地里,大部分汉民从心底里还是承认汉人王朝的合法性,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此阶段的国家的正统,是业已完成对中华文化制高点的包围,且已用李代挑僵之法占领的大清王朝。

所以,尽管清庭这种对文化的占领,来得是多么的不明不白、多么的李代桃僵,且此时清人的地盘也比南明大不了多少。但清庭明白,剩下的困难可以交给时间了。假以时日,汉民终究会臣服于清庭权杖之下的。最后,全民还是公认这种清庭统冶的正统性。清庭,这个地方势力的自说自话,终于可以借对文化的全面控制变成了世之公理。而南明则因明朝丧失对文化的控制权,而逐渐由世之公理降格为明朝系统内部的自说自话, 也就不再称为一个正统的王朝了。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南明政权是明朝的延续,但不能算明朝。只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几方势力中最为正统的割据政权。

至于为何这样说呢,宋安之来为大家说说何为“朝”的意思。

客观的以称朝的角度入手来为大家解读为何南明不能算入明朝。

称朝的标准分为两个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标准比较严格,魏晋南北朝之后有所放松。

首先称”朝”不同于朝代意思,一般只有成为了天下共主或者准确来说统一全国了才敢称朝。

而且朝是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当时就有的观念,而不是后世加上这个“朝”字的,以此显示自己统一正统之名。

按这种称朝标准来说,明朝在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代表着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而南明属于割据政权,是根本不能算在明朝之内的。

再说说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放松标准。

称朝的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乱世,因为这段最长时间乱世的变化,南北朝的正统之分先不长篇大论。最起码标志着南北割据势力也可以称朝了,所以称朝条件变得低了。

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没有统一天下也可以称朝的,但条件降低不等于是泛滥,还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代表一些弱小的割据政权有资格称朝的,而且就算称朝了也不会被正史承认的。

按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称朝标准来说,南明政权也达不到称朝的标准,不能像东晋在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再次称朝的。

因为南明割据政权如果不算1683才收复的台湾明郑,而且台湾明郑只是偏居于海外,大陆都没有一席之地,称朝绝对不可能的。(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只说四帝的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于1662年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从1644年算到1662年,才仅仅18年,时间太短了。

而且南明根本没有固定疆域,也没有固定都城。说不好听就是流窜式抗清,1645年明朝留都南京就随着弘光政权的破灭而落于清廷之手,之后哪怕是郑成功北伐一度兵临南京城下也没有收回。在固定疆域上南明也不达标。

按存在时间还有疆域来说,南明政权一样都没有达标。所以东晋在衣冠南渡后可以继续称朝的例子不适合于南明政权的。

对于南明政权的定位应该是明亡之后的延续政权,因为无固定疆域固定都城,存在时间又短,都没有南北对峙过,所以不能算入明朝的。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在明中央王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时,江南各地拥有实力不甘易主、受降的军政官僚们,纷纷拥立皇裔组建政权,以明王朝的旗号组织抗清斗争。由明皇裔诸王建立的弘光、绍兴、隆武、永历、绍武、定武等政权,合称为“南明”或“南明王朝”。

明朝疆域图

几个南明朝廷对明统的延续给明朝遗民们保留着最后的希望,但事实上,除了少数理想主义者以外,掌握实权的军阀大都主要关注眼前利益的争夺,很少真正以复国为出发点。明王朝在它腐朽衰败的过程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凝聚力,无法重振人们的信心;大多数人的家国理想都敌不过现实利害的考虑,很难有人相信这个王朝能重新崛起并带给他们保障。

南明疆域图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其中之一。他青少年时便遭遇蛮夷入侵、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因此,正值风华正茂、展示自己宏图大业之志的顾炎武不得不放弃一切,投入到反清复明的斗争中去。面对强暴,他不仅积极为南明王朝献计献策,投笔从戎,而且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闪亮口号,鼓励南明遗民参与匡复故明、将清军赶出国家的斗争。

1644 年 4 月,清兵在明叛将吴三桂的协助下,拿下山海关,击溃李自成起义军,直入北京。顾炎武出于对南京弘光小朝廷的信任及复仇心理,便接受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然而,当顺治二年( 1645) 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任职时,闻听南京被清军所攻陷,弘光帝被俘,故马上决定与挚友归庄、吴其沆等人结伙投笔从戎,参与反清复明斗争。南明弘光政权及闽浙沿海的隆武政权的先后瓦解之后,使顾炎武亲自参与的反清复明斗争进入

了“死胡同”。但是,顾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在顺治七年( 1650) 之后的五年中,不时地奔波于吴、会之间,仍时时关注着闽浙沿海一带的抗清斗争,并希望再有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但这些愿望终未实现。

清朝疆域图

明遗民以救亡为己任,投身复明运动本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明王朝在它腐朽衰败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凝聚力,南明各朝廷实为名利争夺之地。无论是自负有能力经营政局的张岱,还是对君臣伦理原则持绝对信仰的王夫之,抑或怀抱热切进取之志的钱秉镫,都不得不带着失落最终退出政治参与。

“南明”即可视为明王朝残存势力的延续,又与已亡的原明中央王朝相区别。“南明”历时共达18年。诸政权的存在期长短不一:弘光1年,绍兴约8年,隆武年余,绍武仅41天,永历则近15年。其中,以绍武为时最短,永历为时最长。为期15年的永历王朝,依清军南下军事攻势而进退,其驻跸地于顺治三年十月至九年二月辗转流移于粤、桂、湘之肇庆、梧州、桂林、全州、靖州、南宁各地。顺治九年二月移驻贵州安隆后直至顺治十二年三月方迁往云南昆明,在安隆为期三年余。在滇达 4 年后,于顺治十六年二月入缅流亡至顺治十八年底被吴三桂俘获。是见,“南明王朝”与清王朝中的顺治朝相始终。

参考文献:

1、 陶谦:《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看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2、 翁家烈:《对南明永历政权之考量》

3、 李瑄:《南明抗清运动中明遗民的失落》

4、 刘丽:《甲申之际明朝士人心态与选择》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申向洋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本不想回答,天天在头条上怼满遗、自己都觉得非常累。但满遗们总是拿双重标准去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

满遗们总是想学他们的祖宗再搞一次文字狱,把汉人的历朝历代全部给搞没了!但这可能吗?

多的我也不想废话,我就想说满清在否定人家明朝政权合法性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努尔哈赤之初成立的后金是否合法?

估计这个问题,满遗们会像鸵鸟一样假装没看见!

所以满遗们说的话、编的所谓历史书籍一定要反着听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