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姣娥散文:武钢这棵大树

杨姣娥散文:武钢这棵大树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出门在外,与周围人聊天,谈到自己的单位,说到自己是武钢人时,总会引来周围人欣羡的感叹:“啊?武钢,武钢可是个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你算是靠到了一棵大树上了!”这些欣羡的感叹常常使我不由自主地感到荣耀,感到作为一个武钢人的自豪和幸福。武钢,这个远隔千山万水的名字,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因为父亲的缘故,而与我血肉相连。那时的父亲气宇轩昂,每次探亲回家时,总喜欢穿一身蓝色的帆布工作服,工作服上衣的左边口袋上印着黄颜色的“武钢”两字。母亲说武钢是父亲上班的地方,那里有钢有铁,那里的工友热情大方,那里夏有冰棒汽水,冬有棉衣皮鞋;母亲告诉我,上次带你小妹去武钢看你父亲,工友们这个送来一支冰棒,那个送来一瓶汽水,你小妹毫不客气地塞进了肚子里,直到她浑身筛糠嚷着喊冷,我们拿一床棉被捂着她,才知她一口气连吃了7支冰棒,3瓶汽水。母亲说这些的时候,脸额绯红,两眼放光,言语里满是自得,好像她自己就是一名武钢人,惹得我这个乡下女孩满怀向往,吵着要父亲带我去武钢,去他上班的地方。父亲把我抱到家中的门槛上,用尺子稍稍比画了一下,说:“囡囡,你还太小,等你长大了再说。”杨雨莹摄图1983年,17岁的我顶替父亲成为了一名武钢职工。当敞篷汽车载着我们这群青年男女奔向那个名叫“余华寺”的矿山时,年轻火热的心灵霎时被一种沉默和冷清所取代。没有梦想中烟囱高耸、铁架林立的钢铁厂房,也没有汽车穿梭、火车鸣叫的热闹场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公路尽头是一排红色的砖瓦平房,几个上了年纪的工人师傅穿着圆领汗衫坐在门口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笑眯眯地望着我们。一只半尺来长的老鼠在路边的草丛中探头探脑,鬼鬼崇崇,不知是谁的脚使劲弹了一下,老鼠吓得“嗖”地一下没入草中。抬头望去,连绵群山,起伏不平,却是裸露的瓦灰色,不远处的山窝里,高高耸立的井架天轮发出“吱呀吱呀”的呼唤声。看,井架!我们刚刚呼唤出声,脚下的大地突然轻微颤动起来,继而这颤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浑厚,“轰隆轰隆”的铁轨撞击声,充满了雄性的快感,正待惊讶,一辆满载矿石的电机车顶着“吱吱”作响的天线从我们眼前呼啸而过,弯曲延伸的铁路尽头,一轮霞光四射的夕阳正悄悄隐没于瓦灰色的山体后面。武钢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线,带着神秘的苍凉,用粗壮的双臂揽我入怀,让我在地层深处感受她的呼吸,她的博动。杨雨莹摄图那时的矿山,拥有武钢“粮仓”之称,我们作为矿山井建职工,虽然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整天像个“吉卜赛”人一样奔波在百里矿山,过着部落式的群居生活,但几个铁皮屋,几间油毡房,以及难得的露天电影,就可以使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上班下井,一律是矿帽、雨衣和齐膝套鞋,沉重的身体负荷在“四块石头夹一块肉”的岩层中是那么脆弱和渺少,但工友们的干劲却可以撼天震地,昏暗的井下掌子面上钻机的“哒哒”声彼此起伏,不绝于耳,一个班两排炮的掘进纪录时常刷新井口的大红喜报。很多次,工友们喜形于色地相互打趣:“怎么样?你们班出了多少车碴?”“……”“嘿,我说嘛,你们还是比不过我们铁人班!”那神情,似乎中了大奖一样让人立刻手舞足蹈。单纯和粗犷是矿山井建人共有的性格,我们远离钢都闹市,整天与岩石荒山为伴,却从没有那种被武钢边缘和遗弃的感觉,总觉得武钢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母体,是一棵枝繁叶茂,让人安心的大树,我们则是大树下那些扎根于地下的树根,弱小,卑微,却能够与武钢这棵大树紧密相联,不怕风霜雨雪,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然而,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武钢所背负的包袱日益沉重,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划拨的基建工程越来越少,工人们开始无所事事,等米下锅;领导们开始焦头烂额,忧心如焚,到处跑市场,托关系找米下锅,市场这根调节棒将我们这些成天只知道埋头干活,却不知道活路来源的职工打得七零八落,伤痛不已。许多工友开始背着简单的行李像民工一样,赴安微、下四川,做劳务输送。记得1998年深冬的一个雪夜,正是年关临近之时,因为歇工了好几个月的工程队好不容易接到了一项处理井巷顶棚塌方的采准工程,20多名工友在亲友的鞭炮相送下,踏上了奔赴安微铜陵的汽车。那种似“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气氛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泪眼相望。杨雨莹摄图或许正是这种“等米下锅”的焦虑日子让人心生缱绻,当武钢推行减员增效,居家休息的政策出台后,许多矿山井建一线职工开始疯了一样削尖脑袋往政策里钻,他们花钱买病历,托人改年龄,渴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岁月里,永远躲在武钢这棵大树下平心静气,终养天年,也愿意用自己的牺牲减轻武钢的负担,使武钢在市场竞争的浪尖上迎风搏击,轻装前进。可是,当他们签下合同,真的离开自己工作了多年的岗位时,很多人还是留下了难舍的泪水,内心里满是失落和留恋。作为其中的一员,尽管我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二十年了,原来的工作单位也早已改制,许多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渐渐远离,但因为自己在武钢这棵大树的庇护下基本生活无忧,打工生涯便有了一份从容和随性;也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得到《武钢文艺》编辑老师的关爱,我对武钢始终怀着特殊的感情,感觉武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我亲近;还因为自己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对武钢这些年来的改革发展非常了解。所以,每次与退休老人一起,看着他们安详的笑容,听着他们平和的语气,想想他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和我们的自得其乐,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很多时候,我喜欢把这份感觉与人分享,把父亲和我这两代人在武钢的点点滴滴诉诸于笔端,祝愿武钢这棵大树主干挺拔茁壮,枝叶繁茂常青!也祝愿大树下的职工平安幸福,永沐春风!然而……然而,才短短几年,武钢也不存在了。我们头顶的大树变成了宝武,那些唇齿相依的疼痛似乎越来越木,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希望我们宝武这棵大树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这些深埋底层的根在大树的泥土中安然老去。杨姣娥:我为什么做微商卖起了阳光怡然眼罩?杨姣娥生活故事:侄女发来“520”杨姣娥散文:望星空作者简介:杨姣娥,湖南湘潭人。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百万余字散见于《中华散文》《长江文艺》《椰城》《武钢文艺》《演讲与口才》《中国教育报》《广州日报》《湖北日报》《珠海特区报》《北京晚报》等100多种报刊杂志,作品收入《中国散文经典》《为了生命的美丽》《收获感动》《生命·阳光礼赞》《正能量:你若淡定,芳香自来》《云要跳舞,我要歌唱》《有梦想就能成功》等二十多种选本和年鉴;著有《一路花香》《时光碎片》《一个母亲的亲情手记》《开出自己的芬芳》。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喜欢折腾,容易受伤的弱女子。杨姣娥工作室与你分享生活的滋味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文中图片为侄女雨莹摄于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