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思道为什么不帮八爷 邬思道第一次出主意,四阿哥打哈欠

邬思道为什么不帮八爷 邬思道第一次出主意,四阿哥打哈欠

网友提问:

邬思道为何选择四阿哥,而不是跟着八阿哥?

优质回答: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老八胤禩实力最强,在大家眼里也是最有希望继位的,而老四胤禛时常处于下风,看不到一点希望。可却是胤禛笑到了最后,登上了皇位。胤禛的成功上位,除了隆科多,老十三胤祥、张廷玉等人的帮助外,还有一个人也功不可没,为胤禛继位,出谋划策,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就是邬思道。

邬思道其实一开始也想通过科举这条路来实现自己的逆袭,可惜后来名落孙山后为自己叫屈,写了一篇《士子揭世文》来揭露考试舞弊案,反而招来了牢狱之灾。出狱后有幸得到了老四胤禛高规格的礼遇,使得邬思道下定决心做老四胤禛的幕僚。

其实邬思道虽说是一个读书人,但是对当时的时局还是有自己一番独到见解的。

首先是当了几十年太子的胤礽。邬思道认为太子早期表现还不错,可是越到后面表现越糟糕,估计是看到自己当皇帝的前景惨淡,康熙的身体非常健康,时间长了,就使得自己心灵扭曲。再加上其他皇子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使得胤礽如履薄冰。无才无德的胤礽根本没有希望来继承皇位,康熙也肯定不会把皇位让这种人来继承。

而在康熙其他皇子中,最富有盛名的估计就是人称“八贤王”的老八胤禩了。可是他的贤在康熙眼里其实就是收买人心,而并不是为了国家。当出现水灾时,朝廷才发现国库早已亏空,而且是时任户部尚书的八贤王为了美名把钱借给了那些朝臣。这就是花国家的钱,替自己收买人心。要收拾残局的时候,老八畏首畏尾,一点担当也没有。这些事在康熙眼里都是不能容忍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八胤禩是康熙的小老婆生的,在古代讲究家族背景的环境下,怎么会让一个小老婆生的皇子来继位呢?其实一开始,老八就出局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康熙放眼望去,觉得朝中也只有像老四胤禛这样的人,才能挽救日益衰败的朝廷。邬思道其实也是这样认为的。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一直料事如神,对于康熙心里怎么想的也是猜的非常精准,所以邬思道愿意投靠胤禛麾下,而胤禛按照邬思道的指点,走的每一步都得到了康熙的赏识。

假设当初邬思道直接投靠老八阵营,肯定是得不到老四给予的礼遇。即便老八再求才若渴,也不会信任一个患有残疾,并且来历不明的人。再加上老八实力雄厚,人才济济,邬思道去了估计也不会派上多大用处。这跟诸葛亮投靠刘备,而不是投靠曹操、孙权一个意思。那时候刘备才刚刚开始创业,是个三无人士(无钱、无兵、无地盘),诸葛亮去了就可以当总经理。要是诸葛亮去曹操、孙权那里,顶多是当个参谋长罢了。其实邬思道也不会去老八那里,因为他看准了老八没有前途。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四阿哥胤禛以孤臣自许,不怕得罪人。但也说明,他在官场上的人缘并不好,除非是田文镜这样想干大事的低层官僚,而年羹尧本身就是四阿哥的奴才。家大业大的达官显贵,谁愿意跟着四阿哥吃穷受罪?没几个人。

八阿哥胤禩通过老九控制了江南盐商,有的是钱。八阿哥可以花钱收买官员,形成以他为首的势力。不要说四阿哥胤禛的势力不如老八,就是将来要当皇帝的太子胤礽,也不是胤禩的对手。

总有人说八阿哥为何不找个顶级谋士?不是老八不想找,实在无此必要。在朝中,他自认首辅佟国维是他的人马,自己又在朝中一呼百应。邬思道这样的谋士去了八爷府,又能干什么呢?如果老八事事都听他邬思道的,佟国维心里怎么想?对老八来说,稳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佟国维,远比给一个不知底细的邬思道以发展平台更重要。

邬思道选择四阿哥,和诸葛亮选择刘备的考虑差不多——身边无顶级谋士。老四其实是有夺嫡之心的,只不过老八势大,暂时隐忍。即使不夺嫡,也要给自己谋一条安稳的出路,身边无智囊不行。官场的水太深,一不留神踩虚了脚,就可能万劫不复。至于平台,老四这里的平台本就是空的,邬思道来了,这里的平台肯定都是他的。

这么比喻:老八是大公司,老四是小公司。邬思道去大公司只能当高管,而去小公司则直接当首席执行官,参与公司生存决策。何况,老四这座庙是小了点,可老四本人是座大佛,深得康熙器重。大公司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哪家不是从小公司打拼出来的?

四阿哥孤穷一身,却心怀天下,这显然符合以天下为己任的邬思道的择主之道。邬思道渴望当国师,但走正常科举之路已不可能。他只能强行超车,选择一个皇子,利用他的平台风云际会。而以邬思道对老八的了解,他显然看不上这个只会维护少数人私利的保守派头了。

其他网友回答

邬思道是一个人才,大家都知道,那么他所擅长的是什么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邬思道年幼爱学好学,聪慧伶俐,一心想要金榜题名,然而悲剧发生了,考试成绩出来后,本以为能跻身三甲,可惜时乖命蹇,他被排在很靠后,于是他就找了一群读书人为自己鸣不平,最终下狱,后来康熙大赦天下,他被放出来了!

后来本想回家的他在路上遇到土匪,倒霉催的他倒是没死,但却瘸了一条腿,回家后他便开始研究黄老之术,主攻帝王心术!所以对当前天下形势看得非常清楚!他不光对康熙所有的作品都拜读深思,还对康熙的儿子们也都十分了解!

太子胤礽当了这么多年,康熙不死,他始终无法上位,加上曾经有索额图照料着,后来就只能靠他自己,这位太子对于国事只懂得遵循前人的方法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一直也没替康熙办好过几件事!康熙是圣人,看来太子的位置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早晚得下台!

康熙那么多儿子,优秀的人太多了,这就不得不提到八阿哥了,为人菩萨心肠,管理户部,朝廷这些大员们大多数都欠着国库的银子,那么怎么借来的,还不是八阿哥会做人,放给他们的么!其二,八阿哥出身不好,庶出,说得难听点就是康熙的小老婆所生,古代人对这方面看得很重,康熙也是一直在意这方面!而八阿哥自己也是有着不少的门人,尤其是在两江这块儿,像苏州,扬州,杭州这些富庶地方的官员多数是他的门生故吏,所以八阿哥的能力有很大,一直觊觎太子的位置,联合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成为一个集团!

这些东东康熙会看不出来么!势头这么强大,这些都被康熙所忌惮,同时也被康熙所不能容忍,康熙更不会把皇位给这样的一个人!

选来选去只有四阿哥城府最深,有着当帝王的霸气!遇事沉着冷静,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尤其是他的表现都是心系大清,心系百姓。这让康熙看来就是最大的优势,能够替康熙排忧解难,康熙能不开心么!四阿哥也的的确确是做实事的人,邬思道也就看中了四阿哥的心,才会选择辅佐胤禛,替他出谋划策,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雍正夺位成功,邬思道很明智地选择功成身退,这才是明哲保身之举,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懂,还有就是他知道太多雍正的秘密了,他不走早晚会被加害!

最终一切回归原点,电视剧《雍正王朝》不愧为经典历史宫斗剧,没有点情商还真看不明白呢!!!

其他网友回答

邬思道看准了雍正是一个可以干事的人。

如果我们仅从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角度,去看四爷和八爷的争斗你会发现,雍正始终是积极的进行吏治改革,减少国库亏空,以及创造赋税。相对应的八爷,在搞政治方面,笼络人心,对人对事宅心仁厚。人称贤王。口碑炸裂,康熙也很欣赏的,可是论处理国家具体事物。就真的很一般。刘八女的百官行述里,就很多是八爷的人,国库亏空他拿不出解决的方案,南方水灾,让他去处理,去推三阻四的。可以说,雍正是一个实干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因为作为皇帝,他的对手太多。八爷也是一个擅长一个勾心斗角,罗织网络的政治家。没有具体的治国安邦的策略与理念。这还不是关键的,雍正手下有一群深的民心的官员,保卫他。八爷手下都是一群让民怨沸腾的贪官污吏。你说你觉得谁会当皇帝,谁会成功。

问题来了,既然八爷手底下都是群贪官,怎么他的名誉是贤王,而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雍正却成了暴君?

有句话叫,乱世用重典,治世用能臣。康熙在晚年,就已经察觉到官员贪腐的严重性。可是这些贪腐的官员不是太子的人就是八爷的人,他真要连根拔起,不就是把自己的命給革了。所以,雍正在把老八收拾后,就开始大规模的实行吏治改革,该杀的杀,该关的关。红楼梦里据说就有首事,表达对雍正吏治改革的不满的。

既然是铲除贪官,好事!怎么会有人不满呢?要知道,中国儒家理念里,是刑不上大夫的,以德治国才是根本,可雍正直接用了法家那套。直接高效。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贪官的自己和她的家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是贪官的后代的,他们会说自己是被清算的,是冤枉的。

最后看看八爷怎么样了,自己养的贪官,关键时刻没有一个顶住,通通被雍正收拾了。去逼宫,结果军队都不听他的。最后被雍正发配了。在发配的路上,不反思,而是鼓动家人写黑材料。

所以邬思道是聪明的,他深刻的明白,八爷的贪腐是长久不了的,雍正的果断,喜欢解决问题,必将能成就一番伟业。

其实从邬思道选择辅佐雍正这件事,也可以引申到职场中。比如蒙牛的牛根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当你选择去追随一个人时,不能看他能给你当下的许诺,而是要看这个人他散发出的那种刚毅的气质。加入马云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人。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这种刚毅怎么去看怎么去理解,就是看他在一些大是大非上能不能给你一个标准。如果你的经理喜欢偷鸡摸狗,他许诺很多,也是兑现了,你这一刻很舒服。可是你有想过以后呢?他倒台了,你也会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