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爱即教育——再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生活、爱即教育——再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书每读一遍,似乎读出的味道也不一样。第一遍读这本书,除了看到作者的努力和惊人的成就之外,看到的就是压抑、恐惧以及亲人之间的互相毁灭。 但是这遍读感觉就特别不一样,看到的是亲人之间的亲情和互相成就,看到的是教育无处不在。 当我们刚读这本书时,看到的是一个专制的父亲,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一个让人窒息的家庭氛围。但是当我们细读的时候却发现在这个家里,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看似冷酷的父亲也是非常爱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的,他的很多我们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只是源于他的宗教信仰而已。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也是按照自己的信仰严格教育。但是后来,当自己的女儿选择走自己的路时,他的内心还是支持的,虽然貌似反对。比如当女儿参加唱歌跳舞表演时,爸爸都会亲自接送,而且会带着欣赏的神情看我演出。“爸爸朝每个人微笑。”当别人赞美我时,爸爸“眼睛发亮”,紧握住别人的手;当晚上我在家里唱歌的时候,爸爸“嚼着肉饼,静静地听着”。而且让妈妈带着我去试唱,还让我们不要因为钱发愁。 当我决定上大学后,爸爸也一直在为我祈祷。“我一直在祈祷,”他说,他声音轻柔,充满爱意,“我一直在为你上大学的决定而祈祷。”这时我们不难读出,天下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我上大学之后,爸爸也是开心的,他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一样的好。直到我去剑桥上学的时候,爸爸坚持去送我。“父亲的形象我将永远铭记:他脸上的表情充满爱意、恐惧和失落。我知道他为什么害怕。”为了肖恩早产的女儿而放弃自己坚守的教义,拖着伤后的身体开车在暴风雪中送他们去医院,对于孩子们学习能力的认可都是父亲一种独特的爱。 文中还有很多细节都写出了爸爸对我、哥哥即家人的爱,虽然他爱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接受。 哥哥肖恩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有时候暴怒,会对我大打出手,但是他从心底里是爱我的。我去唱歌他负责接送我,当我上学没钱时,他会拿出自己仅有的钱支持我,在打工时帮助我。哥哥泰勒对我的爱突出表现在鼓励我学习,支持我走出家庭,并在学习上帮助我,是他让我看到了大学生活的美好。 奶奶、外婆和妈妈自然就不必多说了,都以女性的温柔爱着我:奶奶一开始就支持我上学,外婆对于生活的追求,妈妈对于做一个独立女性的决心,也都促使作者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遍读感触很深的还有教育。作者从来没进过学校,但是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没有在学习。爸爸的坚定、对信仰的执着,不怕吃苦、永不服输的精神都感染着作者,甚至在内心无声的与父亲对抗的过程也是磨炼作者意志的过程。作者在垃圾处理场所经历的生活也是一种教育:让她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自救与救助他人;她在镇上打工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她学会了使用计算机,用打工挣来的钱做学费学习唱歌、跳舞,更重要的是让她看到了一个与自己的生活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跟着父亲读经书,自己想着写只给自己看的文章,在家里和母亲一起学习制作药酒、精油等其实都是一种学习。最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锻炼了作者坚强的性格和淡然处之的精神。比如在到大学里站在高处面对大风时与所有的同学表现都不一样。她的坚持做自己的精神都促使她成为一个想要的自己:“坚信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中。”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但是在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中又能做到多少呢?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被包办了,上学有车接接送,除了学习(跟作者完全不同意义的学习)之外,还有什么样的生活呢?书看完了,对于一个教育人而言,对教育的思考似乎还没有结束。 进入学校是一种教育,那么在生活里又是何种意义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