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怎样管理才能高产 怎么能让冬小麦高产

小麦怎样管理才能高产 怎么能让冬小麦高产

网友提问:

冬天小麦如何管理才能高产?

优质回答:

所谓的冬天我们当地通常是指立冬以后至立春这一阶段。虽然对于冬天的小麦以防冻保苗,安全越冬为主,但但是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对于冬天小麦的管理还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和小麦长势等来科学进行,才能利于高产。

对于北方大部分麦区都是种植冬小麦为主的,因此在冬天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其地上部分的茎叶基本是停止生长,但是根系会仍在缓慢生长。因此对于北方的冬小麦来说,尤其冬季降雨降雪较少的地区,首先要在越冬前浇好越冬水,以利小麦安全越冬,尤其对于土壤干旱、长势不好抗性较差,基本苗不足,或是长势较好生长过旺田块要重点进行浇灌,只是对于基本苗较多,长势较好的可以适当迟浇,少浇,而基本苗不足,长势不好田块要适当早浇,多浇。由于今年天气可能属于暖冬,不仅干旱少雨,而且温度相对也会比较偏高,因此还容易遭受麦蜘蛛为害,因此对于发现田间每尺行长有麦蜘蛛50头以上田块,要及时喷施哒螨灵或炔螨特等进行防治。对于播种较早、密度较大田块还宜注意及时进行镇压,或中耕松土,茎叶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等药剂,不仅能够抑制茎叶的生长,正确抗寒性,而且利于由旺促壮。

对于我们沿淮地区来说,一般不仅冬季温度比较高,而且常年降雨量也会比较多,因此种植的多为半冬性小麦,小麦播种多在10月中下旬,由于多为稻茬小麦,因此田间杂草通常发生危害较重,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也是冬前杂草化除的主要阶段。像近期由于一直是晴好天气,而且温度较高,所以目前很多农户正在积极进行田间化除。不过对于苗情不好,长势较差,或基本苗不足田块,还会及时在12月中旬以前亩追尿素10-15斤,以促进茎叶生长分蘖增加。同时低温来临前,结合喷施一次碧护加磷酸二氢钾,能减少冻害影响;而对于旱茬麦田,一般会因为播种较早,麦蜘蛛蚜虫容易发生,因此对于此类田块,通常还会喷施一次阿维高氯等药剂,可以有效防治冬季红蜘蛛和蚜虫为害。

对于长江沿岸及其以南麦区来说,由于冬季小麦基本不会停止生长,加之一般又降雨偏多,因此管理的重点是做好田间排水沟,使田间腰沟围沟贯通,以利清沟沥水,防止田间积水,影响麦苗越冬生长。同时对于田间杂草较多,也会利用温度较高的晴好天气进行防除,避免杂草与小麦挣肥挣水,影响分蘖生长。而越冬期间病虫害一般常年发生危害较少,可以不用进行防治。只是对于播种偏差,长势不和的,宜结合降雨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茎叶生长,增加分蘖成穗,利于提高产量。

总之,对于冬天小麦,由于所在区域不同,长势不同,管理的重点也会不同,所以对于冬天小麦的管理,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田间长势及其病虫发生情况等进行综合管理,减少冻害,形成壮苗增加分蘖成穗,方利于小麦实现高产。

其他网友回答

冬小麦确切的播种时间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水土条件相关。在一般肥力的土地上种植冬小麦,当日平均气温处于16-19度时,是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当温度低于16度,小麦种子发芽出苗受影响,会导致出苗不全。土壤肥力好的地块,可以适当晚播。

因为水和肥,是小麦生长主要的两套技术环节。一般来讲施肥强调施好底肥、基肥,在基肥足够的情况下,追肥应因苗制宜

针对部分麦田年前旺长的现象,在苗期的时候越冬之前建议进行适当的镇压,镇压可以控制生长,镇压以后,为了防止旺长的苗冬季更容易冻害,所以浇好越冬水。越冬以后,返青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镇压一下,镇压是非常重要的控制旺长的措施.

小麦倒伏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2种,一般主要是茎倒伏,主要是由于前期氮肥施用量较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好,小麦徒长旺长,基部节间过长,后期出现大风天气小麦易发生倒伏。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浇水。

其他网友回答

冬小麦后期管理对小麦产量及质量尤为重要,借此机会分享几点关于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后期管理技术

1、早浇灌浆

水充足的水分可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利于贮存在茎叶中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 ,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灌浆水可提高籽粒灌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增加粒重。灌浆水一般应在孕穗期至灌浆初期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早浇灌浆水,籽粒尚未灌浆,不易倒伏,小麦扬花后一周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小麦成熟前15天要停止浇水,不宜浇麦黄水。做到无风快浇,有风停浇,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不在温度过高的天气状况下浇水;切忌在风雨天气来临前浇水,以防倒伏。浇水不宜过大,但要使底墒得到补充,保护深层根系不早衰。

2、及时防治病虫害

蚜虫 蚜虫是影响小麦灌浆的最主要的害虫,繁殖很快,多雨时易爆发。防治目标及方法: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10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吸浆虫 吸浆虫是小麦的毁灭性害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引起该虫大发生。5月上中旬小麦扬花期,吸浆虫进入羽化、产卵,是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小麦上部有吸浆虫成虫产卵,中下部叶片有麦蚜繁殖,可选用吡虫啉和辛硫磷复配制剂喷雾。

麦红蜘蛛 麦红蜘蛛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 矮 小 ,严 重 的 全 株 干 枯 。 气 候 干 旱 时 发 生 较重。一般来说防治时可与其他病虫害同时进行,打药时复配阿维菌素、达螨灵等杀螨药。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因为危害严重,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而且还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如不及时防治,赤霉病发生率可达90%以上。所以做好前期防控至关重要。①发病症状麦赤霉病又叫烂麦头、枯白穗,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所谓赤霉,也就是说霉层是红色的。发病植株在干燥环境下整穗枯白或者半截穗枯白,穗部腐烂,气候潮湿时,病穗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②发病规律一是种子传播。爆发过赤霉病的地块不可留种,病菌会在种子中生存,当带病的种子再次播种后,就会继续出现赤霉病。所以选种的时候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自己留种需避开发生赤霉病的地块。二是田间患病的残株传播。一些病残体掉落在田间,上面携带病菌,威胁到下一茬小麦生长。所以收获时病株一定要清理干净。三是路边的杂草传播。杂草也是赤霉病病菌藏匿的场所,在杂草中越冬、越夏,等到来年小麦播种后,随着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小麦。③爆发条件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最易爆发的时期,此时正值4月,气温回升且多阴雨天。空气越湿润,小麦赤霉病越容易传播。所以这时排水不畅的麦田、种植过密透光性差的地块,成了病菌主要的攻击对象。注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水肥千万不要过多,适量即可。④最佳防控时间赤霉 病 属 于 花 期 侵 染 病 害 ,而 且 靠 风 雨 传播,齐穗-扬花初期预防性用药十分关键,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是防治适期。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 ,第一次防治后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⑤化学防治选用多菌灵、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提倡使用自走式宽幅喷杆喷雾机械、机动弥雾机以及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总之,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应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根据病害流行趋势及时开展 药 剂 预 防 。 一般发生区防治一次 ;严重发生区,坚持二次防治不动摇,控制病害大面积暴发流行。

白粉病和纹枯病 对密度大、湿度大的麦田,要注意查治白粉病,在底部叶片看到红膜时,就要注意防治。可 选 用 吡 唑 醚 菌 酯 、醚 菌 酯 、戊 唑 醇 、烯 唑醇、丙环唑、三唑酮、腈菌唑、氟环唑等药。要求用足药量和水量,提高病害控制效果,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锈病 小麦锈病共分为三种,分别是叶锈病、条锈病、杆锈病。属于流行性病害,如果气候合适会大面积发生,并且随着气流逐渐传播扩散。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可以选用嘧菌酯、百菌清、福美双+三唑类药剂,注意打匀打透。

叶枯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防治药剂可选择烯唑醇、异菌脲、甲基硫菌灵、氟硅唑等。

3、喷洒叶面

肥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一般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脱肥田可10天喷一次,可用冠无双300倍液+1~2%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为了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管措施结合进行,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即采用“一喷三防”综合控制措施。要注意一下事项:

注意各用各量,现喷现配,并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

喷洒时间最好在晴天无风上午9-11时,下午4时以后喷洒,每亩喷水量不得少于30千克,要注意喷洒均匀。

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进行喷洒。在喷施前应留意气象预报,避免在喷施后24小时内下雨,导致小麦“一喷三防”效果降低。

高产麦田要力争喷施2-3遍,间隔时间7-10天。

其他网友回答

冬天小麦要高产的话必须要高产施肥。

冬小麦是我国一些地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那冬小麦如何施肥才能高产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小麦的高产施肥技术。

冬小麦需肥特点

起身至拔节是氮追肥的关键期冬小麦返青后至抽穗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这是决定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因此除了将全部有机肥、磷、钾肥和一部分氮肥作基肥外,大部分氮肥主要作起身至拔节的追施。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如右表所示,表中的目标产量是当前生产条件下可以稳定达到的高产水平。右表中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不是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而是目标产量越高施肥量越大。

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明确施肥田块所在的种植区域,将近3年连续高产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目标产量,然后查找相应的施肥量。关于肥料分配,有机肥和磷、钾肥全部作基肥;

以上就是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的一些介绍,种植冬小麦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施肥的技术,结合当地的种植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施肥。

其他网友回答

冬前管理:播种后10天左右,对出苗率低的地块以小水轻灌,促进齐苗;及时灌好越冬水,当平均气温降到4-5度时可进行冬灌,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一般在11月初左右),一般亩灌水60-80立方米。翌年管理:及时春耙,耙地深度为3-5厘米为宜;冬小麦返青后及时施肥、浇水,若有杂草长出要尽快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