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

网友提问: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优质回答:

65岁的潘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师,他托媒人先后给儿子介绍了近60个相亲对象,结果,那些女孩和小潘接触几次,就不愿再跟他联系,潘先生很是苦恼,想找那些女孩问清楚是什么原因,小潘冷冷地对父亲说:“我的事,你少管,否则对你不客气。”

34岁的潘杰是一名大学生,也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有退休工资,家里还有一套房子,而且他长得也不算差,按理说,以他这样的条件,找个结婚对象很容易,很多女孩听媒人说了他们家的家庭条件,也都表示愿意先见一面,接触一下。

可谁想,潘杰从24岁开始到34岁,整整十年的时间,潘先生找了十几个媒人,介绍了59个对象给潘杰认识,结果所有的女孩在跟潘杰接触几次后,都让媒人捎话,不合适!

潘先生很是苦恼,难道儿子难道就这样一辈子打光棍吗? 每当他问潘杰究竟是什么原因和那些姑娘没有下文时,他是一脸的不耐烦,不肯透露半个字,对于自己的婚事,他始终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这天,潘先生打电话到电视台寻求帮助,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他找出真相和原因。 潘先生和妻子带着记者带到潘杰实习的地方,目前他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在表哥那里当一名实习生,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现状他非常满足。

路上,见到潘杰的表哥,他提醒道:“你们要小心,他正在打游戏,最近好像情绪不好。” 潘先生来到潘杰的房间,只见他正在电脑旁玩游戏,母亲想走过去关掉,他立马就火了对着父母吼道:“你们离我远一点,有什么事等我打完了游戏再说。”

潘母一脸尴尬,她再也没有任何举动,夫妻两人安静地在一旁等着,其实潘杰并不是玩什么高难度的游戏,而是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可是他却非常投入,认真,称自己每天都要完成任务,在他没有打完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

大概一个小时后,潘杰终于打好了,这个时候他才愿意和父母交谈几句,得知潘先生说他相亲59次,都没有成功,怀疑他心理有问题时,他很是恼火,称自己的事不需要父母关心,他这辈子并没有打算结婚,一个人自由自地多好,结了婚以后,还要养家糊口,凭什么要把自己赚的工资交给老婆呢?

那么他究竟跟那些女孩说了什么? 潘杰并不愿意多说,他也并没有因为多次被别人拒绝而感到懊恼,甚至还有些暗自庆幸。

随后,他们来到楼下,潘先生希望儿子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现在都34岁了,将来有一天,他们迟早会离开的,为了能够让儿子下一次相亲顺利,潘先生对儿子说:“你如果不告诉我原因,那我就自己去问那些女孩子,看她们究竟是怎么看你的。”

这句话让潘杰恼羞成怒,他恶狠狠地指着父亲的鼻子骂:“你如果敢去,到时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听他这么说,潘先生和妻子并不生气,反而在一旁面带微笑,记者一脸诧异,儿子对你们这个态度,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

母亲苦笑着解释,我儿子一直都是这样,只要我们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骂人,有好几次还动手打了我,我们能怎么办呢?

在这个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导致潘杰会对父母这样的态度?

表哥说90年代初的时候,潘先生和妻子是他们家族的骄傲,两个人在城里都有工作,是城市户口,潘杰那个时候是城里的孩子,家里的长辈都很宠他,要星星摘月亮,一味地纵容他。

小时候的潘杰成绩优异,长得也非常可爱,确实是非常讨人喜欢,母亲更是把这个儿子当成了宝贝一样,觉得他让自己脸上有光。

那个时候,潘先生的学校离家比较远,他只有周末才回家,妻子在工厂里上班,经常也要加班,两人对潘杰的管教都不多,初中阶段潘杰成绩名列前矛,谁想到了高中,他整天沉迷于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每到周末能连续玩十几个小时,母亲上前说几句,他就会不耐烦,朝他发火,母亲不想惹儿子不开心,就这样任由着他。

虽然心里很着急,可是并没有去积极地想办法,高考的时候,潘杰名落孙山,后来,他又复读了两年,最后才考进了一所普通的大专学校,他在上大学期间也一直沉迷于游戏,性格内向的他跟同学接触不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毕业后,他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没有做多长时间,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都是做一些很简单的工作,工资都没有超过3000元,他赚来的钱,买了两台电脑,没有给过父母一分钱家用,逢年过节也不会给父母买礼物,他的世界就是只有游戏和自己。

从24岁开始,潘先生就给他介绍对象,潘杰没成功过一次,那些女孩之所以不想跟他交往,都说:“这人脑子不正常。”

潘杰曾对一个女孩说:“结了婚以后,你别想让我养着你,那是不可能的事,凭什么男人要赚钱养家,我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又对另一个女孩说:“我结婚之后想去当和尚,如果你以后在朋友圈发图片,不要发正面,只能拍侧面。”

听了他的一些莫名奇妙的话,哪个女孩敢跟这样的人结婚?

工作人员试图打开潘杰的心结,想弄清楚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说我一个人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结婚,自己一个人活得多轻松,结婚只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每次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是走来走去,显得焦虑不安,工作人员问他:“你是真的曾经打过自己的母亲吗?” 潘杰很痛快地承认了,说道:“我不是真的打,只是意思一下,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这点我还是知道分寸的。”

就在这个时候,潘先生给妻子打针,母亲患有“糖 尿病”好几年了,而且还同时有心脏病,对此,潘杰一脸淡定地说:“我知道,这只能怨我母亲命苦,这就是她的宿命。”

当着父母的面,潘杰说我很冷血,一点也不心疼她,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想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大多数和我一样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现在的人其实都是这么自私。

工作人员问他,如果以后父母走了,你该怎么办?你会发现还是父母对自己最好,潘杰说,我一个人也无所谓,我不会有事。

他甚至还曾多次提出,让父母搬出去,不要跟他一起生活,结不结婚是他自己的事,他们看他不顺眼,就搬走,大家眼不见心不烦。

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潘先生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他的三观和价值观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活在自我的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这种人往往看问题很偏激,又特别敏感,无论是什么事都喜欢怪在别人身上,比如,他动手打母亲说,理由竟是:你为什么把我生得这么矮。

潘杰对父亲也非常看不惯,说他50岁就内退了,自从退休以后,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整天就在家里看电视,对生活没有一点追求。

母亲谈起自己被打的经历,流着泪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以前我儿子那么优秀,现在居然会变成这样,就怨我当初没有把他管好,现在都已经来不及了。”

潘先生是一名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结果却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好,不得不说潘杰变成这样,这对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

结语: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忙事业,忽略了孩子的教育,从小对他们娇生惯养,纵容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小皇 帝”,凡事都顺着他的意思,即便是明知道他做错了,仍然不会批评,及时地纠正,怕惹孩子不高兴,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迟早有一天会懂事。

在孩子青春期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就很自觉,有些人自制力很差,会禁不起诱惑,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就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做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把子女养成了目无尊长,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的人,对孩子心太软,总是不舍得让他们吃苦,凡事都要替他们包办,把孩子养成了“巨婴”,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教育孩子从小抓起,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这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其他网友回答

人生有三大悲剧,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悲剧就是,以上三条都没发生,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养了个废物孩子,造成晚年乃至一生的悲哀。

曾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个得了尿毒症的母亲,每天要拖着病重的身子搭乘公交车去医院透析,而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却待在家里不工作,靠着母亲的一点养老金混日子,对母亲不管不顾,任凭母亲怎么苦苦劝说,他都无动于衷。

母亲一筹莫展,懊悔不已,回想起自己养育孩子的经过,她后悔地说道,儿子从小优秀,成绩名列前茅,她很高兴,从没让他做过任何家务事,生活上的一切都由自己精心照料,可以说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就没操心过,连上初中 高中 大学,也都由自己帮忙拿主意,儿子所要做的,只是在母亲的安排下,搞好学习。

8090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父母年迈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的糟心事,任是谁都会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的。

都说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而悲剧就在于自己的孩子把这句话演变成:你养我长大,我“看”你变老。父母辛苦了半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舍不得让孩子辛苦和吃苦,本以为孩子能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的晚年也能有所依靠,却不曾想养育一个废物孩子才是晚景最凄凉的一幕。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是古老的问题,古人都总结了“可怜天下父母心”,问题的答案是“孝”字。感恩报恩这样的人有,可是生活中把父母付出是应该的这样想的人很多,这是悲哀的来源。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这是人类社会的悲哀。人的一生遇到孝敬父母的孩子是最有福气的人。遇到不孝之子是最悲哀的事。这是答案,现实中最可怕的是为不孝找出一大堆理由的人非常多,还有用钱确定孝的标准,老人有钱就孝,没钱恨不得早死这是不是可悲呢?还有老人都不敢说孝字,说了有个新名词叫“道德绑架”等着你的。这是不是悲哀啊!

其他网友回答

父母一生大爱无私,大爱无疆。父毌一生省吃俭用,尽最大努力为儿女创造最好的条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夏天怕受了热,冬天怕冻了,雨天怕淋了,更怕饿着了。从小到成家立业,把心血全部贡献给儿女。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是自己有养老金,不需要儿女养老,也就图个天伦之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稿福。父母老年本应儿女孝顺,安享晚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老年生活悲哀。有因天灾人祸,痛失儿女。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精神和生活上的依托,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有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儿女没有道德休养,利益薰心,把钱看的比命都重。不知感恩,沒人孝敬父母。养了些野性东西。有看有儿有女,儿女胸无大志,好逸恶劳,不能自立自强,靠啃父母过日子。或因残疾,或因重病,儿女没有生存能力,还要靠父母养活,造成了父母死难暝目。以上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其他网友回答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儿子眼看就要医学博士毕业,可以进入大医院工作了,却突然叛逆起来,固执地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选择去教育培训机构打工。

好友卢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大海是一家国有银行的高管,儿子在广州一所医科大学硕博连读,自己又是一所大学里的中层领导。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卢英一家是令很多人羡慕的家庭。

夫妇俩人到中年,却越干越有劲儿,他们要挣更多的钱,只等儿子小波博士毕业进医院工作,然后再带个漂亮、懂事、乖巧的女朋友回来。他们还要为儿子在广州买房、娶媳妇,然后顺理成章地等着抱孙子,一切都规划得好好的。

哪知两年前儿子小波的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已退学了,我现在自己找工作了……”把卢英夫妇一帘美梦砸的粉碎,一切美好的生活理想瞬间成了泡影,夫妇俩几乎瘫软在地。

卢英和丈夫大海结婚的时候,大海还在部队服役。儿子小波六岁那年,大海才从部队转业回来。在部队,大海属于正营级,转业回来的大海直接进了一家国有银行,担任了行政领导工作,分居两地多年的夫妻俩总算团聚在一起了,一家三口也团团圆圆了。

儿子小波,从小就长得灵气,讨喜,到了上学的年纪,学习成绩一直走在班级的前列,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小波18岁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州一所医科大学,23岁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前夕,又考上了仍然位于广州市的南方医科大学的硕博连读,选择的专业是神经内科专业,前景大好。卢英夫妇俩欢欣鼓舞、笑逐颜开!

当初,小波在广州还在读本科的时候,为了宝贝儿子大学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大海早就开始做功课了。

大海在部队服役时,和老乡池峰关系甚好,两人一前一后相继转业。大海是前一年转业的,直接回到了家乡这座三线城市,进了国有银行,吃起了皇粮。而他的战友池峰老家在城郊的农村,池峰在部队时就联系好了几位朋友,准备去南方下海经商,地点选择在广州。

这池峰长相威武,情商又高,他们选择的是物流行业,由于起步比较早,不几年,池峰的生意就红火起来了,而且越做越大,在广州也是富甲一方了。池峰38岁那年和前妻离异后,很快一位军医药大学毕业,才貌俱佳的北京姑娘跟池峰好上了,这天仙似的女孩,小池峰12岁,一直倒追池峰。

池峰前妻带着女儿去了美国,“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女儿为借口,不停地跟池峰索要高额的生活费,池峰照给不误。随着女儿的日渐长大,池峰为女儿在美国买房买车,买的不亦乐乎,买的毫不手软。池峰和那位军医大的美女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也很优秀,目前已赴美国深造,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小波刚到广州读医学本科的时候,卢英夫妇就想着,在广州有池峰这么一个关系,将来小波毕业后能够留在广州工作,免不了要请迟峰帮忙。于是,每年池峰带着妻儿回老家过春节时,大海都是热情接待,专车为池峰一家三口开道。每年的正月里,大海都要拎着厚礼来池峰家,给池峰的父母拜年。

每年,池峰一家三口在农村老家过完年后就飞回广州去了。但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池峰虽然不在家,可大海都要拎着大包小包的,开车专程去乡下给池峰的父母送节礼,池峰父母感动的不得了,又非常的不过意。

投桃报李,在广州,池峰对战友大海的儿子小波关怀备至,具体的体现是,池峰因为生意场上应酬比较多,只要是他请客或者关系密切的朋友请客,池峰都要打电话把小波喊过来一道吃饭。池峰怕小波在学校食堂营养跟不上,几千元一桌的酒席,让小波补充营养,尽情吃个够,顺带也让小波见见世面。总之,池峰对在广州读书的小波关怀得确实不错。

就这样,五年制的医科大学眨眼就毕业了,可是小波这孩子很是争气,本科毕业前夕,通过自己默默的努力,竟拿到了南方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的录取通知书,卢英夫妇又一次被巨大的幸福砸得欣喜若狂。

随着年纪的渐长、生意场上的历练、阅历的巨增,池峰在广州混的更加风生水起,他信心满满的对小波讲:“小波呀,只要你好好读书,叔叔在广州还是有一定能耐的,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你博士毕业后,我可以保证你去中山医院工作,你就放宽心吧!”听得小波当时也连连点头。卢英夫妇心里更踏实了,池峰不在家,大海朝池峰父母那里跑的就更勤了。

常言说的好,一好百好。其实池峰父母跟着大儿子一家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池峰的哥哥也是功成名就的人士,是当地建筑行业的翘楚,也是一位大老板。大海的到来,让池峰父母更有一种锦上添花的快乐!

就这样,卢英夫妇同池峰一家关系越来越密切,夫妇二人也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只等着儿子博士毕业去中山医院工作,了却心中的一桩大心事。

可就在前年春天的一天,离博士毕业只剩五个月了,儿子小波突然打电话过来:“爸爸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我们的导师人品很差,他的好多做法令人生厌,我再也不想看到他了,我已退学了,我找到了新的工作,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教物理,我已搬出了学校,在外面租了房子了……”

听了儿子的话,卢英夫妇犹如五雷轰顶。天呐,儿子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陌生啊?这么重大的事情,竟跟我们连商量一下都没有。夫妇俩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连忙请假飞到广州,找到儿子。

夫妇俩对儿子进行百般劝说,导师纵然有一千个不对,一万个错误,你就忍一忍吧,忍个半年,池叔叔已为你在中山医院托好了关系,只要一毕业不就离开导师了吗?而且可以和他永不相见。这个神经内科专业你已读了近六年了,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啊!

哪知此时的小波,油盐不进,任凭父母苦苦哀求,泪如雨下,一点也不为所动。

无奈,夫妇俩又搬来了救兵池峰,池峰是经过大生意场上洗礼过的,阅历相当丰富,讲话也十分到位,对小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此时的小波就是固执的很,绝不肯回头,九头牛也拉不回去了。至于导师究竟哪里得罪了小波,小波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就说了一句话,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

年近30的儿子,如今是如此的任性,如此的一根筋,夫妇俩伤心欲绝,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广州。早就过了叛逆年纪的儿子,如今却如此的大逆不道,伤透了父母的心。夫妇俩打算今生再不问他了,让他自己在广州自生自灭吧!

后来卢英告诉我,小波在广州一家培训机构上班,一年还能挣个20万。他也懂得节约了,为了节省房租,租的房子比较偏,离教培中心很远,每天上班要倒几趟车。他还发誓要自己挣钱买房,房子买到以后再考虑个人问题。

最近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将会受到限制,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火了。到底是母子连心,卢英还是为儿子的前程担忧。不过,夫妇俩这次痛下决心,一定要让儿子为自己的任性买单,让儿子自食其力,自己买房,自己娶媳妇。

当然了,在广州的池峰,对小波还是很关心的,怕他一个人在教培机构工作,营养跟不上,照例隔三差五把小波喊过来吃饭,以慰藉小波那失落寂寞的心!

好友卢英一家三口本来生活幸福满满,可是儿子在博士快毕业之际,却固执地放弃博士学位,放弃已读了十多年的医学专业,选择去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这种培训机构的工作朝不保夕,人员流动性大,是好多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的无奈选择,小波却飞蛾扑火,作为父母,心都碎了,还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吗?

哀莫大于心死,自小波任性决绝地放弃当医生那一刻起,一种挫败感一直侵袭着卢英夫妇,从此他们感觉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了,每天只是浑浑噩噩的地混日子罢了!

唉,孩子大了,任性,不听话,做父母的除了伤心悲哀,还能怎样呢?

朋友们如何看待小波的选择?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