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案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反思

小狗包弟教案写在前面:这是实习时上的一堂课,那时候是真的认真,非要把每篇课文搞得透透的才敢上讲台。现在来看这堂课,也犯了几乎所有年轻老师都会犯的错,在每篇课文的处理上总是渴望“面面俱到”。20班是清北班,学生水平极高,回答得特别精彩,只是没有课堂实录,这是后期自己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加的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文章的故事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2、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真诚善良正直自律的人格品质。3、体悟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第二课时:体会作者“无技巧的技巧”写作特色二、教学重点1、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真诚善良正直自律的人格品质。2、体悟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无技巧的技巧”写作特色四、教学方法1、提问法2、讨论法3、讲授法五、教学流程(一)导入(真实的课堂上没有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中间有提到这个故事,有的同学听过,让同学自己讲了)暴风雨过后,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困在里面。有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小鱼,用力扔回大海。有路人问:“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谁在乎呢?”小男孩回答:“每一条小鱼都在乎!”“每一条小鱼都在乎”,这是生命对生命的朴素理解和关照。它以童言的口吻提醒我们:生命无价,值得用心呵护,哪怕对方卑微寻常、自己力所不逮,一样需要“在乎”。但是在中国当代史上,曾经有一个疯狂的年代,叫做——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那个是一个不尊重生命的时代,许多人因为被迫害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所需、医疗服务而死,还有许多人不堪受辱而自杀。在那样一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在那样一个年代,不仅人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甚至连一条狗也很难找到容身之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小狗包弟》中的主人公之一——包弟就遭遇了这样的厄运。(二)整体感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2、小狗包弟的来历。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4、小狗包弟惨遭厄运。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三)具体研习1、小狗形象(1)小狗遭遇了怎样的厄运?(2)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为什么要把它送走?原来包弟的存在可能引来“抄家”之货,这里作者只是简简单单地透露了一点信息,事实上远比这个可怕,红卫兵不只是随便进来拿东西,还可能把人带走,拉去批斗,把你说成是修正主义。作者此时已经在“文革”中被剥夺工作的权利了,已经受过一次打击的他,对这些红卫兵更加敏感。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2、作者形象(1)作者送走包弟的时候是否有过犹豫?(2)作者把包弟送走后心情怎样?(3)时间是否治愈了作者心中的伤痛?十几年过去了,作者的心依然仿佛在油锅里熬煎,那是怎样的痛苦与无奈?这样的痛苦没有终结,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对着园子里高高的砖墙回忆起当年一家人和小狗包弟嬉戏的模样,再和想象中包弟躺在手术台上被解剖的画面重叠,然后——泪如雨下。在那个人人自顾不暇的年代,人为了自保把小狗送走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并且即使当时心里有点难过,过段时间也就算了。但作者却内疚至此,自责至此,忏悔至此,煎熬至此。说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诚、正直、善良、自律、有勇气的伟大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在人格上追求近乎完美。这让我想起杨绛写的《老王》,文末有一句话,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并不是一个幸运者,但她对老王却怀有愧怍之情。她和巴金一样,都是在人格上追求完美的人。(4)作者经历了磨难之后仍然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20班第一课时刚好这个问题解决完就下课)伟人的精神世界其实是很痛苦的,有句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鲁迅如此,杜甫如此,巴金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比普通人高,他关心每一个生命,即使是一条小狗。他们站在了国家民族的高度,即使社会、国家没有对他们温柔以待,甚至深刻地伤害了他,但是他首先都是自我反省,他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荣辱,他们在为这个社会、为我们每个人担心。在《怀念萧珊》里面,我们看到社会虐他千百遍,但他最后仍然想着的是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的一生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快乐,而是人类的向前发展,他们的精神世界很痛苦,巴金在《复仇》的序里说:“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又说:“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痛苦的自白。的确,就是这种“煎熬”这种“痛苦”守卫着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他身上体现的这种自省、自律精神是我们缺少的,巴金的这种精神已经不限于他个人所有,而是通过他的作品的影响,扩散在读者当中,起着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天性的作用。(5)巴金这种人格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上课未讲) 3、对人性的呼唤(没有讲清楚,尤其是在20班)小狗的遭遇是不是作者的错?不是。如果我们要求他在自己的安危和狗的生命面前选择保护狗,这样是不是太严苛了?既然他这么做是人在危难前自保的正常选择,那么这当然就不是他的错,到底是谁的错呢?是造成这种灾难的时代的错。作者为了免遭红卫兵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是他迫不得已而为之,是社会逼迫他这么做。而作者自责、愧疚越深,说明社会对人性的扭曲程度越厉害,而作者把这种自责愧疚忏悔之情写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控诉了这个社会的缺乏人性、残酷的一面,也表现出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因为如果没有红卫兵的暴行,没有社会的逼迫,作者绝不会“残酷”地将包弟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生命?因此,作者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条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的命运悲惨的小狗,感悟了一个伟大作家真诚善良正直自律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听到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和人性复归的渴望,我希望大家不仅记住帝国主义对我们犯下的罪行,同样也不能忘记我们民族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人性,尊重生命,不仅不能伤害别人的身体,同时不能践踏别人的尊严,恪守做人的底线。

第二课时(一)导入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小狗的形象,作者的形象,看到作者对时代的揭露和对人性的呼唤(二)具体研习(反思:具体研习的内容都没用,在20班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赏析+文章的详略处理+第1段的作用,最后因为没看时间以为还剩很长时间便又带领学生赏析了第1段的几个词:认识的人、扑、抚摸,课堂,学生水平很高,找出的句子都抓住了重点。顺带我也讲出了一些重点,课堂效果很好。但因为他们都往重点讲出来了,后面剩下的时间我有点不知所措,所以有点乱,其实让他们再多读读就好啦~但在15班首先因为上节课的进度比20班慢,只赏析到作者的品质就下课了,因此第二节课在15班讲的内容比20班少很多。从学生反应来看,没有20班效果好,尤其是当我让大家找出喜欢的句子并赏析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我只能带着大家赏析了一些。以后上课的时候,这篇课文只设计一个课时不好,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感受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挖掘上,写作技巧方面不是重点。)“无技巧”1、再次回顾本文的内容,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中间是怎么过渡的?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小狗包弟的来历、包弟与家人的相处以及它的一些表现,小狗被送走、包弟送走后作者的心灵上的伤。从表达方式上看: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自然联想到小狗包弟,然后回忆包弟的来历与家人的表现,然后由由起女士的一句话过渡到写包弟惨遭厄运——这是叙事的内容。然后由包弟被送走自然转入到抒写送走后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这件事的看法,前面包弟还没被送走的时候作者就开始有一两句抒情了,这让包弟送走后大段的抒情不显得突兀。

从写作顺序上看:从时间上看,我和包弟的故事也是按照正常的故事发展顺序写的,小狗的来历、与家人的相处,被送走及被送走后的心情,以及我未来的心情会怎样,过去、现在、将来。这篇文章过渡自然、没有设置悬念,故弄玄虚,没有人为斧凿的痕迹,没有故意使用“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语言风格怎样?没有令人费解的象征,隐晦的比喻,排比,也没有什么名言警句,没有使用任何语言修饰手段,是从心底里流露出的语言,真诚的没有任何矫饰的心灵原生态。 “最高的技巧”这篇文章读起来非常自然,似乎没有任何写作技巧,文字也没怎么修饰,似乎只是以这种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取胜,但我们说一篇好的文章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既然这些文字承载了如此深厚的思想内容,感染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那它在形式上一定隐藏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技巧。1、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引起下文(2)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3)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反映时代内容的广度(4)深化了主题——在“文革”的不正常岁月里,人性被扭曲,人没有了人性,却具有了“兽性”,对有贡献的人残酷斗争,无情折磨;而作为兽类的狗,却具有了“人性”,对被迫害的艺术家表示了温暖和亲情,并且至死不变。“人性”与“兽性”的颠倒时代的深刻,饱含了作者对人性复归的殷切呼唤。——反映时代内容的深度(5)从写作效果来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为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2、选材和详略处理作者的重点放在抒情方面,对小狗的来历略写,因为它不是主要内容。写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主要突出它的伶俐可爱,唯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这样的落差给读者造成的心灵震撼更大,把这样一只可爱聪明的小狗送走,作者的忏悔愧疚程度更深。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文的忏悔埋下伏笔,这个过程中特别写了亲眼目睹红卫兵抄家的情形,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罪恶。最后这部分小狗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这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作者写作时的着力点所在,对精神世界的深刻解剖比事实更能反映文革对人性的扭曲之深,作者对人性的呼唤也更加强烈,更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因此这部分是用了最大的篇幅。3、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一只可爱聪明的小狗惨遭厄运和一位老人心上永久的忏悔反映文革这个时代对对生命对生命的践踏和对人性的扭曲,通过一件小事反映一个时代的状况——以小见大的手法。4、互文作者在深刻的自我反省中,将“我”与包弟融为一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没有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在这段叙述里,作者和小狗包弟的关系成为互文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在进行解剖时,把生物肉体的解剖和灵魂道德的解剖融化在一起。作者与小狗两者一体化了。在这里,灵魂的解剖大于肉体的解剖,肉体的解剖源于左倾思潮的泛滥,灵魂的解剖源于对左倾思潮的畏惧和无奈。有了灵魂中的渺小和无奈,才导致包弟的肉体被解剖,又由于包弟肉体的被解剖,又导致作者灵魂的被解剖,这种互为因果的互文写法,使文章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 巴金是文学大师,是文章大家。但他的文章却十分质朴,他曾主张文章写作是“无技巧的技巧”,所谓“无技巧的技巧”,主要指不要卖弄,不故弄玄虚,不堆砌词汇,不故意使用什么“写作手法”,而是用极为简练而平实的语言行文等。其实,“无技巧的技巧”是写文章最大的“技巧”,《小狗包弟》之所以成为散文中的精品,诀窍就在于此。以上笔者所举作者使用的写作技巧,皆是自然天成,绝没有人为斧凿的痕迹,在信手拈来之际,看似平实朴素的散文之中蕴含着作者最扎实的功力。5、语言虽然朴素自然,却具有表现力第1自然段:认识的人、扑、抚摸第11自然段:竹篱笆与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物非人非:对过去的思念,对家人(包弟)的思念——孤寂的内心;对比,环境变了,这种心灵上的债并没有减少——忏悔之深。

2015年10月

小狗包弟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