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哪年上映的 狗十三电影什么时候拍的

狗十三哪年上映的 狗十三电影什么时候拍的

网友提问:

尘封5年终于上映,《狗十三》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优质回答:

误解、孤独、伤痛、叛逆、忍受、蜕变、成长,这些青春的代名词,在电影中逐一出场。

有观众评论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时隔5年,《狗十三》终于上映了。

这部“非常曹保平”的电影,用直白的表述,简单的镜头,复古的色调,带我们回顾了一代人的青春。误解、孤独、伤痛、叛逆、忍受、蜕变、成长,这些青春的代名词,在电影中逐一出场。

有观众评论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李玩式的成长,确实不够幸运。但若是细细回味,真的完全是李玩家人的错么?我想,要认错的是包括李玩在内的所有人。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具有批判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但它没有单纯地批判“父权式的中国教育”,也不是为了表达成长就是要和虚伪同流合污。

它引人思考的点恰恰在于,没做任何选择地将全貌展示给观众。对成长中的是非对错的判断,不能单靠任何一方的感情用事和主观臆断。

如果你的青春也像李玩一样,痛过,无助过,别急着爆粗口,想想你是否真的做错了,是否在自私地指责大人们的自私。

如果你的孩子也像李玩一样,作闹,不懂事,别急着发脾气,想想你是否是满怀真诚,是否在和她讲“能讲通的道理”。

如此爱我

以爱的名义,行专制独裁之事——这是很多家长都在做的。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噎回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孩子往往想上数年都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好?于是,很多孩子会像被父亲强行改了兴趣小组的李玩那样,臭着一张脸,几天都不和父亲讲话。

是孩子太不懂事不懂体谅人么?其实孩子是执拗又贴心的,如果你蛮横霸道地对他们说:“我是你老子,你就要听我的。”那他们身上被激发起的就是执拗。如果你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那他们身上被激发起的就是贴心。

这时,大人们会说,和小孩子讲不通道理。其实,不是小孩子听不懂道理,而是大人们讲的往往是“讲不通的道理”。

李玩父亲第一次带李玩去看天文展时,没看成,因为时间记错了,李玩很懂事地说没关系。因为她知道父亲也不是故意的,父亲等她放学带她去看展,她能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在意和疼爱。

可是第二周明明说好了去看展,父亲却先是因为弟弟不小心摔倒大哭就要带弟弟逛公园,后又因为一个重要的饭局就无视对李玩的承诺。

“弟弟哭”和“重要的饭局”是哪门子道理呢?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是,爽约了就应该要真诚地道歉,而不是用谎言和借口敷衍过去。其实,李玩不是非要父亲的迁就,她只是需要一个真诚的回应。

就像李玩的宠物狗爱因斯坦走丢以后,全家人用另一只狗来骗她说新的狗就是原来的爱因斯坦,李玩声嘶力竭的说:“我不是非要一只狗,我们尽力去找,找不到也没关系,但你们不要骗我。”

可爷爷的一句:“爷爷奶奶还没有一条狗重要么?”说得李玩哑口无言。

爷爷奶奶当然重要,可是李玩想要的“被尊重”同样也很重要。爷爷没有牵绳导致第一只爱因斯坦丢失,爷爷很愧疚,也很心疼伤心的李玩,可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抱歉。

最后李玩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为自己的不懂事道歉,并做一个不让爷爷奶奶操心的孩子。虽说孩子应该尊敬长辈,但谁又能说不是孩子付出的爱和宽容更多呢?

可偏偏大人们总是只拿他们自己的爱说事儿。爷爷奶奶是爱李玩的,生活上把她照顾得很好;爸爸是爱李玩的,他希望能让女儿开心;继母对李玩虽谈不上爱,但是愿意花心思给李玩买旱冰鞋,其实做得也不赖。

然而,不够用心的爱才正是最让人无奈和抓狂的。

十三年了,奶奶和爸爸都没有记住李玩不能喝牛奶,一喝就吐。爸爸给李玩零花钱,送李玩狗,就是想哄她开心,可是他不知道这些都比不上他亲自和李玩吃一顿饭,敞开心扉聊一次天。继母送的旱冰鞋确实让李玩欣喜,可如果这双旱冰鞋只是为了省去找狗的麻烦,李玩还会欣喜么?

还是爷爷说得对,“养娃不是养只狗,给口馍吃就行。”可是爷爷还是坦然称,李玩是女孩名字随便起的,弟弟是男孩名字不能随便。

这都是什么爱?都是什么理?大人给的爱不够真诚,却希望得到孩子真诚的爱。大人们讲的道理不够有道理,却希望孩子懂事懂理。

大人们总是这样,热衷于双标。其实,讲着讲不通的道理,才是真的不讲理。

一口狗肉

电影的高潮和故事的转折点,在于父亲动粗,打了李玩。因为李玩找狗找到全家鸡犬不宁。

爷爷被情绪激动的李玩不小心推到,几年没出过家门的奶奶为了找深夜未归的李玩在外面迷了路,而李玩拎着酒瓶子出现在父亲面前,一副叛逆、示威的模样。

在孩子的眼里,李玩家人的做法确实很过分很讨厌。但是在大人眼中,李玩的做法又何尝不过分不讨厌呢?

父亲对女儿大打出手是不够理智,也是中国教育中颇受诟病的一点。但那个时候的李玩,真的需要被严厉地教育。否则她可能真的会认为全家人都欠她的,真的会一直把“堕落”当成对大人世界的抵抗。

挨打以后,李玩知道了不该以作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也知道好好学习了。在李玩家人看来,这孩子终于懂事了,长大了。所谓的“懂事”和“长大”,就是不再闹腾,不再为了自己生命本能想要的那些东西而去苦苦追求。

可是李玩真的长大了么?成长总是伴随着愤懑和伤痛,但成长并不是向愤懑和伤痛妥协,而是学会打开胸怀,包容愤懑,消解伤痛,与曾经“敌对”的大人世界和解。

人类的构成,其实靠的是规则,只有规则才能让这个社会运转起来。成长后便知道,自己必须放弃很多东西才能进入到社会的秩序和规则里去,才能生存。但这种规则会以各种形式呈现,你要适应哪些,规避哪些,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才是真的长大了。

问题在于,孩子的世界很小,心里绝大部分是被父母和家庭占据的。在许多孩子的心里,大人的世界就等同于父母的世界,长大成人就是长成父母那样的人。

可如果明知道父母的做法是错的,明知道那不是自己想成为的人,却还是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那不是健康的成长,是“报复式成长”。

李玩吃下那口狗肉便是如此。

当服务员端上红烧狗肉这道菜时,一位叔叔说这是招牌菜,特意给李玩点的,全家人的表情都凝固了,他们怕,怕李玩的倔脾气上来,可能会掀了那道菜。

可当李玩真的客气的、平静的吃下狗肉时,大家就真的松了一口气么?特别是李玩的父亲,我想他当时的心应该很疼。所以才会在回家的路上哭着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

为什么没有礼貌地回绝那位叔叔,告诉他自己心爱的两只狗,一只丢了,一只死了,她是爱狗的,所以不愿吃狗肉。因为李玩没想到,成长还有另外一种方式。不是所有的大人都面目可憎,所以不是变得阿谀奉承才算是长大成人。

能够巧妙的用不尴尬的方式拒绝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坚持做自己想成为的人,又包容别人的不合理之处,才是真正的成长。孩子没有办法去指责大人们的错,礼貌和尊重是必要的,但是成长是要对自己负责,否则变成了自己曾经憎恶的人,也怪不得别人。

又或者,如果李玩吃下了那口狗肉以后,给父亲一个微笑,表示没有关系,那可以理解为她为了不让父亲在朋友面前感到难堪,出于对父亲的爱和维护,做了自己本不愿做的事。这样的李玩,因为懂得了为爱付出,也算得上真正的成长。

作者 | 三沫

编辑 | 李少威 lsw@nfcmag.com

排版 | GINNY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狗十三》非常巧妙的把青春和狗联系在一起,把离异家庭的成长和一个女孩的心路历程联系在一起。曹保平的这部尘封5年的旧作,展示了稳健又平实的力量。而从《演员的诞生》里我认识的张雪迎,也展示了自己走心的演技。其实这个故事想讲的不是寻狗,是重男轻女,是离异家庭,是少女成长。是父权的建立和崩溃,是一个孩子没有长大,却要假装长大。是有的小孩,和狗没区别,可以暴打,可以成为你社交的工具和筹码,可以不必陪她长大,却要让她成为一个成熟、懂事的孩子。在一个大人的世界里,做一个只相信感情的孩子多么的艰难。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角色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这份忍受,被迫,压抑,让整部影片弥漫着悲情的力量,这份苍凉和寻狗时的歇斯底里,让张雪迎饰演的李完像一个孤胆英雄一样,一次又一次在失去中长大。

曾先森本人没有养过狗的经历,却还是被打动。 因为寻狗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寻狗,是寻回自己。 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但是,迎接她的是,父亲莫名其妙的暴打,是父亲安排和它生活的狗,是另一个妈妈,和同父异母的弟弟。 这是一个典型的离异家庭的孩子,她需要被爱,需要被关注,但父亲的角色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曾先森的认知。 他有了一个新孩子,男孩,所以更爱这个孩子,这也算好理解。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并没有! 爸爸答应带他去看航空展,却带她去参加自己的酒局,让她喝酒。 爸爸打完她,趴在她身上哭。这个父亲用如此无法自控的性格,和她相处,一再说自己有多苦,这不是一个窝囊失败的小男人是什么? 李玩成长在一个必须快速长大,认清是非,学会告别的环境里,这是使得她迅速成长的代价。而狗狗,成为见证她成长的纽带。

3 这部电影是曹保平导演五年前的作品,最近几天才正式上映。和曹导以往的很多影片不同,这部残酷青春电影,其实借寻狗这件事,探讨了一个经常被我们遗忘的主题“你,要不动声色成为一个大人”。 你要学会接受生活的所有,这种情感的压制让这部电影呈现了一种残酷青春。影片最后,有一幕震撼人心的画面,整部电影都在寻狗,爱狗,声嘶力竭的李玩吃下了一块狗肉。 当全家人疑惑她敢不敢的时候,她生硬的吞了下去,这一幕,让她告别了青春,学会了长大, 接受了死亡和离别。 曹保平是北京电影学院编剧出身,扎实的基本功,让他对导演这样的故事游刃有余。他依然在坚持这自己的现叙事实主义风格。而且,这部影片的视角更加单一,情感更加浓缩,他甚至没有用任何第三视角,也没有卖弄剪辑,而是扎扎实实的讲了一个失去的故事。

从《光荣的愤怒》一直到《追凶者也》,他寻求的都是一种稍微变形的现实主义,用故事和人心说主题。而从《李米的猜想》到这部《狗十三》,他用个人视角解读出来的,都是执着的寻找,和寻找背后的意义。 影片不是没有缺点,它的结局让曾先森感到不适。 父亲在车内泪眼朦胧,称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之际,父女间又达成了和解。但在此时,李玩似乎突然长大,接受了棱角被磨平,安静、懂事,听大人的话。她不再希望甚至害怕找到爱因斯坦,也不再提什么平行宇宙时间简史,她终于落回了眼前的真实世界,镜头又注视着更弱小的弟弟。 这是曹保平缓和的处理,曾先森不喜欢,有点软化有点教化。个性终于被磨平,寻狗最后爱因斯坦被杀,想得到爱最终生日会上弟弟被关注,这部少女成长史是一部个体心酸成长史。

其他网友回答

反应社会现状,斥责重男轻女的现象,同时,也向社会呼吁要解放思想追求男女平等

其他网友回答

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他在演什么,直到恶补两遍看完电影才知道它是一部青春片,在我们的印象中青春都是充满欢笑充满友谊的,也是伴随着对于爱情的一点小懵懂,青春都是一些绚丽的色彩,没看到一些青春作品的时候,大家也总会想起青春的美好,在学校里的美好。

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呈现给大家的却不是这样子的,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家庭长大的13岁的少女成长的历史,一开始的时候他她父亲也提起她的名字说是随便起的,很多的时候我们也知道名字一般都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寄托,也对于孩子的希望,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有一个好的成就,在剧中的时候,这位父亲只是随便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字,难道只是因为孩子是个女孩,所以不重视吗?

后来的时候那只狗走丢了她彻底崩溃了,家里被她搞得非常的乱,于是就给她买了一只新的小狗,她非常的难过不停地大吵大闹,她也学过坏喝过酒,但是没人能理解她的痛苦与孤独,可这样只会换来她父亲的打骂,在她身上的青春是不轻松的,而且是痛苦的,从那之后他变了,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小狗把弟弟咬伤后,他的父亲就把小狗给送走了,虽然李玩苦苦哀求,但是还能没有改变结局,在聚会的时候她的叔叔给她加了一块狗肉她也无力拒绝只能咽下,去13岁的少女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磨平了自己的性格,慢慢的也就成了大人,看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小女孩那么小看着让人非常的心酸,本来是一个孩童的年纪却偏偏承受着大人要承受的东西。

其实没有人说他的父亲不爱李玩,可是他只是不懂他的女儿罢了,不少的人是不是也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不同?父母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还用父亲独有的爱的言论来捆绑着自己,在这样的教育下学会了,说话也学会了忍受,其实孩子他也是能明辨是非的,他也是想等到父母的一种安慰,一声道歉,可惜到最后都没有等到,而是这可能也就是剧中所表现出的家庭教育吧。这部剧给我们的教育意义很大,也希望很多人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视剧,改变一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有一个独立的世界,让大家活得更开心一点。

最后,我们抛开情节来谈谈技术。为了让电影更生活化,《狗十三》的对白采用夹杂着普通话的西安话,自带一种自然的接地气风格,观众更容易将自己代入电影当中。曹保平导演没有使用花哨的镜头语言,也没有卖弄剪辑技巧,而是采用白描手法,使得观众更专注于情节而非电影技巧,电影中所有镜头没有打光灯的衬托,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唯美而值得截图做壁纸的画面,整个故事跟着主角李玩的成长线而平铺直叙,所以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朴实的、关于每个人的成长纪录片,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平凡朴素却能打动人心。

其他网友回答

一部神奇的华语片吧,片名就是充满对社会的嘲讽。故事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从刚开始的小范围播放到一路被封禁到至今神奇的禁片,然而虽然一直被封禁导演也是坚持不改名,这部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可以说是一面完美的镜子吧,照出了中国式教育的大部分问题,关系个人成长的家庭教育看似只是一个小问题,但从宏观上来讲,家庭教育往往是社会集体意识形态的缩影,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核心问题上的错误看法。